查古籍
《病源論》云∶霍亂而下利不止者,是腸胃俱冷而挾宿虛,谷氣不消故也。
《短劇方》治霍亂洞下腹痛方∶以艾一把,以水三升,煮得一升,頓服之良。
又云∶霍亂卒吐下不禁者,人參湯主之,方∶人參(二兩)茯苓(二兩)葛根(二兩)橘皮(二兩)麥門冬(二兩)甘草(二兩)凡六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葛氏方》治霍亂下利不止者方∶灸足大指本節(jié)內(nèi)一寸側(cè)白肉際,左右各七壯,名大都。
又云∶霍亂吐下不止方∶干姜茱萸各一兩,水二升,煮取一升,一服。
又云∶灸兩乳邊,里外近腋白肉際各七壯。
今按∶治霍亂吐利,理中湯、理中丸主之,在上條。
又云∶先洞下者,灸臍邊一寸,男左女右,十四壯。又云吐而下不止者,臍下一夫約中七壯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zhǎng)沙藥解》《玉楸藥解》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病源論》云∶霍亂而下利不止者,是腸胃俱冷而挾宿虛,谷氣不消故也。
《短劇方》治霍亂洞下腹痛方∶以艾一把,以水三升,煮得一升,頓服之良。
又云∶霍亂卒吐下不禁者,人參湯主之,方∶人參(二兩)茯苓(二兩)葛根(二兩)橘皮(二兩)麥門冬(二兩)甘草(二兩)凡六物,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葛氏方》治霍亂下利不止者方∶灸足大指本節(jié)內(nèi)一寸側(cè)白肉際,左右各七壯,名大都。
又云∶霍亂吐下不止方∶干姜茱萸各一兩,水二升,煮取一升,一服。
又云∶灸兩乳邊,里外近腋白肉際各七壯。
今按∶治霍亂吐利,理中湯、理中丸主之,在上條。
又云∶先洞下者,灸臍邊一寸,男左女右,十四壯。又云吐而下不止者,臍下一夫約中七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