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源論》云∶黃膽之病,此由酒食過度,腑臟不和,水谷相并,積于脾胃,復(fù)為風(fēng)濕所搏者,《葛氏方》云∶黃病有五種,謂黃汗、黃膽、谷疸、酒疸、女勞疸也。又云治黃膽一身面目以又方∶搗生麥苗,水和絞取汁,服三升,小麥勝大麥。(今按∶《范汪方》∶不和水。)《范汪方》治黃膽茵陳湯方∶茵陳蒿(六兩)大黃(二兩)梔子(十四枚)凡三物,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蒿減六升,去滓,內(nèi)大黃、梔子煮取三升,分三服之。
《短劇方》治黃膽身目皆黃,皮膚塵出,三物茵陳湯方∶茵陳蒿(一把)梔子(十四枚)石膏(一斤)凡三物,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石膏一斤,猛火燒令赤,投湯中沸,定清取汁,適《千金方》治黃膽身體面目皆黃三黃散方∶大黃(四分)黃連(四兩)黃芩(四兩)三味為末,先食,服方寸匕,日三。今按《范汪方》∶丸如梧子,服十丸。又《本草拾遺》云∶藥有同類相伏者,身黃服黃物。
《錄驗(yàn)方》治黃膽,大小便不利;面赤汗自出,此為表虛里實(shí),大黃湯方∶大黃(四兩)黃柏(四兩)梔子(十五枚)硝石(四兩)凡四物,切,以水一斗,煮得二升半,去滓,納硝石復(fù)煎之,得二升,分再服,得快下乃愈。
又方∶蕪菁子五升,末服方寸匕,日三。
《醫(yī)門方》療黃病,身體面目悉黃如橘,由暴熱外以冷迫之,熱因流入胃中所致方∶梔子仁(三兩)栝蔞(二兩)苦參(二兩)龍膽(三兩)大黃(三兩)搗篩蜜丸,飲服三十丸,日三。加至五六十丸。
《廣濟(jì)方》療五種黃方∶丁香(七枚)瓜蒂(七枚)赤小豆(七枚)為散,取暖水一雞子許,和一錢匕服之,忌諸熱食。
《經(jīng)心方》治黃膽單方∶枸杞合小麥煮勿令腹破,熟而已,日食三升。
《枕中方》治人黃病垂死者,服鐵漿一升即愈。
灸黃膽法∶《葛氏方》灸脾俞百壯;又方∶灸手太陰隨年壯;又方∶灸錢孔百壯;又方∶灸胃脘百壯。
《范汪方》灸臍上下兩邊各一寸半二百壯。
《僧深方》灸第七椎上下;又方∶屈手大指,灸節(jié)上理各七炷;又方∶灸脊中椎七炷。
《經(jīng)心方》灸兩手心各七壯。(《僧深方》同之。今按∶可服訶黎勒丸、紫雪、紅雪等。)
《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以《?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病源論》云∶黃膽之病,此由酒食過度,腑臟不和,水谷相并,積于脾胃,復(fù)為風(fēng)濕所搏者,《葛氏方》云∶黃病有五種,謂黃汗、黃膽、谷疸、酒疸、女勞疸也。又云治黃膽一身面目以又方∶搗生麥苗,水和絞取汁,服三升,小麥勝大麥。(今按∶《范汪方》∶不和水。)《范汪方》治黃膽茵陳湯方∶茵陳蒿(六兩)大黃(二兩)梔子(十四枚)凡三物,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蒿減六升,去滓,內(nèi)大黃、梔子煮取三升,分三服之。
《短劇方》治黃膽身目皆黃,皮膚塵出,三物茵陳湯方∶茵陳蒿(一把)梔子(十四枚)石膏(一斤)凡三物,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石膏一斤,猛火燒令赤,投湯中沸,定清取汁,適《千金方》治黃膽身體面目皆黃三黃散方∶大黃(四分)黃連(四兩)黃芩(四兩)三味為末,先食,服方寸匕,日三。今按《范汪方》∶丸如梧子,服十丸。又《本草拾遺》云∶藥有同類相伏者,身黃服黃物。
《錄驗(yàn)方》治黃膽,大小便不利;面赤汗自出,此為表虛里實(shí),大黃湯方∶大黃(四兩)黃柏(四兩)梔子(十五枚)硝石(四兩)凡四物,切,以水一斗,煮得二升半,去滓,納硝石復(fù)煎之,得二升,分再服,得快下乃愈。
又方∶蕪菁子五升,末服方寸匕,日三。
《醫(yī)門方》療黃病,身體面目悉黃如橘,由暴熱外以冷迫之,熱因流入胃中所致方∶梔子仁(三兩)栝蔞(二兩)苦參(二兩)龍膽(三兩)大黃(三兩)搗篩蜜丸,飲服三十丸,日三。加至五六十丸。
《廣濟(jì)方》療五種黃方∶丁香(七枚)瓜蒂(七枚)赤小豆(七枚)為散,取暖水一雞子許,和一錢匕服之,忌諸熱食。
《經(jīng)心方》治黃膽單方∶枸杞合小麥煮勿令腹破,熟而已,日食三升。
《枕中方》治人黃病垂死者,服鐵漿一升即愈。
灸黃膽法∶《葛氏方》灸脾俞百壯;又方∶灸手太陰隨年壯;又方∶灸錢孔百壯;又方∶灸胃脘百壯。
《范汪方》灸臍上下兩邊各一寸半二百壯。
《僧深方》灸第七椎上下;又方∶屈手大指,灸節(jié)上理各七炷;又方∶灸脊中椎七炷。
《經(jīng)心方》灸兩手心各七壯。(《僧深方》同之。今按∶可服訶黎勒丸、紫雪、紅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