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諸疝方第二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病源論》云∶陰氣積于內(nèi),復(fù)為寒氣所加,故使榮(營)衛(wèi)不調(diào)、血氣虛弱,故風(fēng)冷入其腹或冷氣《八十一難》云∶五臟謂之疝,六腑謂之瘕。

    又曰∶男病謂之疝,女病謂之瘕。

    《葛氏方》治卒得諸疝,少腹及陰中相引,痛如絞,白汗出欲死方∶搗沙參(一名白參),下篩,以酒服方寸匕,立愈。

    又方∶椒二合,干姜四兩,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納飴一斤,又煎取半升,分再服。

    又方∶可服諸利丸下之,作走馬湯亦佳。

    又方∶灸心鳩尾下一寸,名巨闕,及左右各一寸,并百壯。

    《極要方》療積年腹內(nèi)宿結(jié)疝冷氣及諸癥瘕方∶香美爛豉心(一升,曝干微熬,令氣香即止)小芥子(一升,唯去石,微熬令色黃)上,為蜜丸,空腹酒服二十五丸,加至三十五丸,日二服,初服半劑,已來腹中覺絞痛,勿怪《新錄方》治諸疝方∶桃白皮(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又方∶酒服蒲黃二方寸匕,日二。

    又方∶搗桃仁八十枚,去皮研如泥,酒下。

    又方∶搗大蒜為泥,酒服如棗二枚,日三。

    《范汪方》治心疝灸法∶兩足大指甲本甲肉之際、甲內(nèi)各半炷,隨年壯又方∶灸足心及足大指甲后橫理節(jié)上及大指歧間白黑肉際,百壯則止。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
  • 作者:
    江考卿
  • 《傷科匯篡》(公元 1818 年)清.胡廷光著。十二卷。匯集清以前各家之說參以家傳之法而成書。主要內(nèi)容有傷科理論、解剖、手法、內(nèi)外各證、醫(yī)案、用藥處方等。

    作者:
  • (公元 1808 年)清.錢秀昌著。六卷。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nèi)治癥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 秘方。

    作者:
    錢潢
  • 作者:
    吳謙
  • 作者:
  • 作者:
    史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