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醫(yī)貫》(公元 1687 年)明.趙獻可(養(yǎng)葵)著。六卷。發(fā)明《薛立齋醫(yī)案》之說,以命門真火、真水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論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樁怍《醫(yī)貫貶》予以批評。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fēng)、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論是總論病證,法是治療法則,律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原機啟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維德著。二卷,又附錄一卷。論眼病根源,制方要義,并附方義。附論眼病若干種,也較詳明。
夫《黃帝明堂經(jīng)》、《華》、《扁》針灸法,或繁文奧義,卷軸各分;或上孔下穴,次第相違,既而去圣綿邈,后學(xué)暗昧。披篇按文之間急疾,又《經(jīng)》治取艾作炷之處要穴易迷,是以頭面手足胸脅腹背各隨其處,盡抄其穴,主治之法,略注穴下,針灸之例,詳附條末,專依軒宮之正經(jīng),兼拾諸家之別說,唯恐輕以愚憨之思,猥亂圣賢之蹤,庸誤亂圣旨,譬猶夏蛾之自迷燈,秋蟬之不知雪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