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宗金鑒》 附外治方

    作者: 吳謙

    方劑:焮腫膏方

    膩粉少許 黃蠟 代赭石(研)各五錢 細(xì)磁末 黃柏(細(xì)末) 麻油各一兩

    上為極細(xì)末,入銅杓內(nèi),入油蠟同煎為膏,涂患處。

    紫金膏方

    爐甘石(爐甘石入大銀罐內(nèi),鹽泥封固,用炭火□一炷香,以罐通紅為度,取起為來,用黃連水飛過,再入黃芩黃連黃柏湯內(nèi),將湯煮干,以甘石松花色)四兩 黃丹(入鍋內(nèi),炒黑色,用草試之,草灼提起,如此三次,研極細(xì)末水飛)四兩 硼砂(研細(xì)飛過)三錢 朱砂(研細(xì)飛過)三錢輕粉五分 青鹽(水洗水泥)五分 珍珠三錢 白丁香(乳汁化開,去渣)五分 沒藥五分 乳香五分 海螵蛸(去皮研細(xì))二錢 桔礬五分 □

    砂五分 當(dāng)歸(研細(xì))五分 川芎(研細(xì))五分 黃連(研細(xì))五分 甘草(研細(xì))五分 麝香五分 冰片五分如法炮制,各研極細(xì)無聲,用好白蜜十五兩,入鍋內(nèi),熬去沫,只用白蜜十兩,先下爐甘石攪勻,次下黃丹攪勻,再下諸藥,不住手?jǐn)噭?,如紫金色,不粘手為度?/p>

    石燕丹方

    爐甘石(爐甘石入大銀罐內(nèi),鹽泥封固,用炭火□一炷香,以罐通紅為度,取起為末,用黃連水飛過,再入黃芩黃連黃柏湯內(nèi),將湯煮干,以甘石如松花色)四兩 硼砂(銅杓內(nèi)同水煮干) 石燕 琥珀 朱砂(水飛)

    各取凈末一錢五分 鷹屎白(如無、白丁香代之)一錢 冰片麝香各分半

    右為極細(xì)末,研至無聲,每用少許,水蘸點(diǎn)眼大眥。

    枯澀無淚,加熊膽、白蛋。血翳,加真阿魏。黃翳,加雞內(nèi)金,風(fēng)熱翳,加蕤仁。熱翳,加珍珠、牛黃。冷翳,加附子尖雄黃。老翳,倍硼砂,加豬胰子。

    摩風(fēng)膏方

    黃連 細(xì)辛 當(dāng)歸 杏仁(去皮、尖,為霜) 防風(fēng) 松脂各五錢 白芷黃蠟各一兩 麻油四兩先將蠟油溶化,前藥共研為細(xì)末,慢火熬膏,貼太陽穴。

    摩障靈光膏方

    黃連(銼如豆大,童便浸一宿,曬干為末)一兩 黃丹(水飛)三兩 當(dāng)歸(酒洗)二錢 麝香五分 乳香五分 輕粉一錢 礦砂一錢 白丁香一錢 龍腦一錢 海螵蛸(俱另研細(xì)末)一錢 爐甘石(以黃連一兩,煎水淬七次,研細(xì))六兩先用好白蜜十兩,熬五七沸,以凈紙搭去蠟面,除黃丹外,下余藥,用柳攪勻;次下黃丹再攪,慢火徐徐攪至紫色,卻將乳香、麝香、輕粉、□砂和勻,入上藥內(nèi),以不粘手為度。

    廣大重明湯方

    防風(fēng) 菊花 龍膽草 甘草 細(xì)辛各等分

    右為粗末,水一盞,煎半盞,去渣帶熱熏洗。

    五膽膏方

    豬膽汁 黃牛膽汁 羊膽汁 鯉魚膽汁各二錢五分 白蜜二兩 胡黃連(研末) 青皮(研末) 川黃連(研末) 熊膽各二錢五分

    右將諸藥末與蜜并膽汁和勻,入磁瓶內(nèi),以細(xì)紙封頭牢系,坐飯甑中蒸,待飯熟為度。

    【注】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