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以《?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zé)岵W(xué)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fēng)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主治。行氣。辟邪。通血。止痛。祛風(fēng)。療蠱毒?;魜y。風(fēng)痛。中惡。遺精。婦人鬼胎。
血噤產(chǎn)后血暈。夢與鬼交。小兒驚癇。安息香丸。安息香丁香胡黃連麝香雄黃各一錢。肉豆蔻金銀箔各五片。研末蜜丸麻子大。每服三丸。米湯下。治腦疳。又方。玄胡索(炒)海藻昆布青皮茴香(炒)川楝子馬藺花各一兩五錢。木香(不見火)五錢。大戟(酒浸三宿切片焙)三錢五分。研末。另砂阿魏安息香各二錢五分。酒醋各一盞。淘去砂土。再用酒醋合一盞熬成膏。加麝香一錢。沒藥二錢五分。俱各另研入前藥末。和丸綠豆大。每服十至十五丸。
空腹棉子灰調(diào)酒下。治陰氣。下墜。卵腫堅(jiān)硬。痛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