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宗金鑒》 人面瘡

    作者: 吳謙

    歌訣;膝肘瘡生如人面,自古傳來系孽因,流氣苦參敷貝母,從善改惡自察心。

    【注】此證自古傳來,乃奇病也。多生兩膝或生兩肘,腫類人形,眉目口鼻皆具?!侗臼路健吩疲函徔谀茱嬍?,施治諸藥,絕無所苦,惟敷貝母,其瘡皺眉閉口,自此日用貝母末和水敷灌,數(shù)日瘡消結(jié)痂而愈。又諸書皆以為素積冤譴,須自清心懺悔。初宜服流氣飲,日久宜用大苦參丸。今據(jù)所用之藥,俱系辛熱疏散之品,其證或因風(fēng)、寒、濕三氣,凝合之所化,亦未必盡由冤譴之所致也,根據(jù)古施治,諒可奏效。

    方劑:大苦參丸

    組成;苦參(二兩)蔓荊子赤茯苓山藥白芷荊芥防風(fēng)白附子川芎山梔(生)

    何首烏白蒺藜皂角川烏(炮)

    黃耆赤芍獨活羌活(各五錢)

    草烏(炮,一錢五分)

    上為細(xì)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黃酒送下,不飲酒者,以茶代之。

    【方歌】大苦參丸人面瘡,蔓苓山藥芷荊防,白附芎梔何蒺皂,川草烏耆芍獨羌。

    又方:流氣飲(見背部痰注發(fā))

    御纂醫(yī)宗金鑒卷十一編輯外科心法要訣脛部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