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簡要方》 干姜

    作者: 張宗祥

    主治略同惟生者發(fā)散。熟者和中。此其異。生姜甘草湯。生姜五兩。炙草人參各三兩大棗十二枚。(擘)水七升煮至三升。分溫三服。治肺痿咳嗽。吐涎。咽燥而渴。生姜橘湯。

    生姜八兩。橘皮四兩。咀。每服五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治痢后干噦。

    冷。生姜瀉心湯。生姜四兩。(切)炙草人參各三兩。干姜(泡)一兩。黃芩三兩。半合。

    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水一斗煎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次。

    治傷寒解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干姜甘甘草各五錢。水煎服。治陰乘于陽。心肺寒而嘔血。干姜附子湯。干姜一兩。生附子一片。

    水五升煎取一升。去滓頓服。治太陽證下之后。復(fù)發(fā)汗。晝?nèi)諢┰瓴幻?。夜安靜不渴不嘔。

    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柴胡湯。干姜(泡)三分。柴胡一錢。栝蔞根五分。桂枝牡蠣()炙草各三分。水煎服。治婦人傷寒熱入血室。寒熱如瘧?;蚩裱砸姰斀?。干姜散。干姜白術(shù)茯苓甘草銼散。水煎服。治下焦?jié)?。干姜連芩人人參各三兩。水六升煎取二升。去滓分溫二服。治傷寒寒格。食物入口即吐。并治胃虛客熱痞滿。姜術(shù)湯。生白姜生白術(shù)赤茯苓半夏曲各一錢。辣桂甘草各五分姜三片。紅棗二枚。煎至六分服。治虛人停飲怔忡。姜附丹。干姜飛)一兩五錢。研末。酒糊丸綠豆大。每服十五至二三十丸。大便苓湯下。治小便數(shù)而不禁。怔忡多忘。魘夢不已。下元虛冷。遺尿精滑?;蜿柼摼┎恢?。

    或腎虛寒泄脾泄等證。

    姜附湯。干姜(炮)白術(shù)各五錢。附子(炮)人參各一兩。分兩劑水煎服。治瘍瘡真陽虧損。

    或附子(均炮)杜仲水煎服。治寒痛。姜桂丸。干姜(炮)肉桂各八兩。白術(shù)一斤。研末蜜丸梧大。每服二三十丸。熟湯下。治五飲。姜桂湯。干姜桂心牡蠣()甘草各三兩。柴胡八栝蔞根四兩。黃芩二兩。研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至一盞服。治脾胃虛寒。兼有外感。

    胡荽(即香菜)根葉主治消食。利大小腸。通小腹氣。止頭痛。發(fā)痧疹。(用葉擦四肢腹背荽子一合。炒研末。每服二錢。赤痢砂糖湯調(diào)下。白痢姜湯下。瀉血白湯下。日二次)胡荽飲。胡荽二兩。葵根一握。水二升煎至一升。入滑石末一兩。分三四服。治小便不通。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