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主治諸種瘧疾。吐痰涎。胸中邪結(jié)。常山飲。常山(醋炒)檳榔青皮(炒)甘草當(dāng)歸各穿山甲()八分。黑豆四十粒。生姜七片。水酒各半煎。露一宿。侵晨熱服。治瘧發(fā)至夜熱不止。脈實邪盛者。按此為治瘧主藥。內(nèi)含吐劑。與甘草同服。尤屬必吐。向有瘧生于痰之謬說。故使之吐。其實當(dāng)與半夏烏梅濃樸諸藥同用。則可不吐而瘧愈矣。各種瘧皆可治。
故截瘧諸湯諸酒諸丸均用之。黃者為佳。葉之功效與根同。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主治諸種瘧疾。吐痰涎。胸中邪結(jié)。常山飲。常山(醋炒)檳榔青皮(炒)甘草當(dāng)歸各穿山甲()八分。黑豆四十粒。生姜七片。水酒各半煎。露一宿。侵晨熱服。治瘧發(fā)至夜熱不止。脈實邪盛者。按此為治瘧主藥。內(nèi)含吐劑。與甘草同服。尤屬必吐。向有瘧生于痰之謬說。故使之吐。其實當(dāng)與半夏烏梅濃樸諸藥同用。則可不吐而瘧愈矣。各種瘧皆可治。
故截瘧諸湯諸酒諸丸均用之。黃者為佳。葉之功效與根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