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宗金鑒》 嘔吐噦總括

    作者: 吳謙

    1。有物有聲謂之嘔,有物無聲吐之征,無物有聲噦干嘔,面青指黑痛厥兇。

    【注】面色青,指甲黑也,中痛不止,肢厥不回,其兇可知也。

    小半夏湯 橘皮半夏湯 大半夏湯 黃連半夏湯 丁萸六均湯

    2。嘔吐半姜為圣藥,氣盛加橘虛蜜參,熱盛姜連便閉下,寒盛丁萸姜六君。

    【注】便閉,謂大小二便閉而不行,宜攻下也。初吐切不可下,恐逆病勢也。

    五汁飲 硫汞散 化滯丸

    3。潤燥止吐五汁飲,蘆薺甘蔗竹瀝姜,嘔吐不下硫汞墜,積痛作吐化滯良。

    【注】五汁飲,即蘆錐,荸薺,甘蔗,竹瀝,姜汁也。嘔吐諸藥,湯

    水到咽即吐者,宜用重墜之藥,以石硫黃二錢,水銀一錢,同研如煤色極細(xì),用老酒姜汁調(diào)服。稍點白滾湯,亦可頓服之,其藥即不能吐出。次日大便,出黑色穢物,諸湯水藥服之,則不吐也。如不大便黑色,再服,以大便利為度。吐而痛者,乃積也,宜化滯丸。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