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34。陽毒熱極失汗下,舌卷焦黑鼻煤煙,昏噤發(fā)狂如見鬼,咽疼唾血赤云斑。六七日前尚可治,表里俱實黑奴丸,熱盛解毒里實下,表實三黃石膏煎。
【注】陽毒,謂陽熱至極之證也。失汗下,謂應汗不汗,應下不下,失其汗下之時也。熱毒炎炎不巳,故舌卷焦黑,鼻內(nèi)生煤煙也。熱毒內(nèi)攻乘心,故神昏噤栗,發(fā)狂如見鬼神,咽疼唾血也。熱毒外薄肌膚,故發(fā)赤色如錦云之斑也。六,七日前,謂日淺毒未深入,故尚可治。
表里俱實,謂有是證,無汗不大便者,宜黑奴丸兩解之。無表里實證熱盛者,宜黃連解毒湯,兼燥渴者,合白虎湯清之。里實不便者,宜解毒承氣湯下之。表實無汗者,宜三黃石膏湯發(fā)之。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34。陽毒熱極失汗下,舌卷焦黑鼻煤煙,昏噤發(fā)狂如見鬼,咽疼唾血赤云斑。六七日前尚可治,表里俱實黑奴丸,熱盛解毒里實下,表實三黃石膏煎。
【注】陽毒,謂陽熱至極之證也。失汗下,謂應汗不汗,應下不下,失其汗下之時也。熱毒炎炎不巳,故舌卷焦黑,鼻內(nèi)生煤煙也。熱毒內(nèi)攻乘心,故神昏噤栗,發(fā)狂如見鬼神,咽疼唾血也。熱毒外薄肌膚,故發(fā)赤色如錦云之斑也。六,七日前,謂日淺毒未深入,故尚可治。
表里俱實,謂有是證,無汗不大便者,宜黑奴丸兩解之。無表里實證熱盛者,宜黃連解毒湯,兼燥渴者,合白虎湯清之。里實不便者,宜解毒承氣湯下之。表實無汗者,宜三黃石膏湯發(f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