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簡要方》 砂

    作者: 張宗祥

    成分為氯化鈣。多產(chǎn)于火山旁及燒過之鍛石壙中。

    主治。蕩積。破瘀止痛。療積痢喉痹。反胃。

    砂丸。砂一錢。(研)木香沉香巴豆肉各一兩。青皮二兩。銅青五錢。(研)先以木香沉香青皮同巴豆慢火炒令紫色。去巴豆。研為細末。入砂銅青研勻。蒸餅和丸梧子大。每服七至十丸??招氖城胞}湯下。日二三次。能通氣滯。瀉癥結(jié)。

    又方。砂芒硝各一兩。當歸雄黃桂心各五錢。大黃(炮)三棱各二兩。研末。米醋一碗熬大黃末為膏。次入余藥。和丸梧子大。每服十丸。空腹溫酒下。漸加至二十丸。以利下惡物為度。治婦人疝瘕。及瘀血在臟。腹脅攻痛。

    又方。砂木香各三錢。黑附子二枚。各重五錢以上。正坐妥者。炮制去皮臍。剜作甕子。破故紙(隔紙微炒)蓽茇各一兩。先以砂研末。水一盞續(xù)續(xù)化開。納甕內(nèi)?;鹕习靖?。

    研末。置附子甕內(nèi)。用剜出附子末填蓋口上。復和成白面裹之。約半指濃。慢炭火燒至黃色。

    去面。同木香等藥研為細末。用原裹附子熟黃面為末。醋煮米糊和丸梧子大。每服十五至三十丸。生姜湯下。治積塊癖。一切凝滯。

    砂膏?;毙犹伊?。嫩枝各三尺。浸麻油十斤中。三日再入梔子六百個。穿山甲六兩。

    童子發(fā)(鹽水洗)四兩。慢火煎枯去渣。納飛黃丹一百兩。收成膏。候微溫。再入沉香(身上熨燥不見火)兒茶各二兩。血竭三兩。琥珀象皮(切片微炒)各一兩。冰片麝香各五錢。

    砂四兩。共研極細末。和入膏內(nèi)攪勻。用時熱水燉化。忌火。功用去瘀軟堅消腫止痛。治癰疽發(fā)背。對口。痰核瘰乳癤。流注。無名腫毒。未成能消。已成能潰。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