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外科啟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極)著。十二卷。論述外科各病證治,有圖有方,敘述內服外敷,針灸灸烙、熏點、刀割等法,都切實可行。
作者:祁宏源,清代醫(yī)家。浙江山陰縣人。其祖祁坤為太醫(yī)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學淵源,亦精于外科醫(yī)理,奉敕與吳謙同修《醫(yī)宗金鑒》,其中之《外科心法》多為其家之經(jīng)驗,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為藍本修訂而成。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陳實功(若虛,毓仁)著。四卷。所敘疾病百余種,每病列病理、癥狀、診斷、治法、成敗病案,最后選列方劑。既重視內治,也強調外治,既主張早期手術,又反對濫施針刀。對截肢術、下頷正復術、死骨剔除術、鼻瘜肉摘除術、痔漏手術等有所發(fā)展。
腦者髓之海,諸髓皆屬于腦,上至腦,下至尾骶,腎主之也。
兩乳中間名曰膻中,為氣聚之海,能分布陰陽,不可損也。
膈膜在心肺之下,肝腎之上,周回相隔如幕,以遮濁氣,使不熏蒸上。
闌門在大小腸之間。
津液滲入膀胱,滓穢流入大腸。
溺之所出,精之所施。
搖心旌則欲動,命門三焦之精從此泄矣。
人之五臟、六腑、百骸、九竅、脈絡盡皆貫通,節(jié)節(jié)相續(xù),無有間斷,今畫其大略使觀者便覽。
心系六節(jié)
腎系七節(jié)
七節(jié)之旁有小心系,小心系者命門也,由下而上六七節(jié)也,腎系十四節(jié)。
經(jīng)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jié)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浹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不得相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