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簡要方》 凡例

    作者: 張宗祥

    一本草以綱目為最備。然李瀕湖先生距今四百年。藥品已日增多。產(chǎn)地亦有更改。如術(shù)之推于潛野生。李氏所未詳。今則于術(shù)亦不可必得。且乞靈于湖廣珠矣。此因時代之變遷。

    藥品功用。因以不同。不可不知者也。

    一綱目所收丸散之方過略。予意非歷舉藥方。不足以證是藥功用。如以麝香配天麻則去風(fēng)痰。配雄黃則治疔腫??芍明曛?。專取迅速。而根本治病。尚須他藥。若即歸功麝香。

    未一中藥功用皆由經(jīng)驗得來。處方如何。可求公式。如黃連之治痢疾。更重則加黃柏。此中可得二藥殺菌之理。然中醫(yī)處方。決不單純。既攻其病。兼強其本。故痢癥必多用健胃助脾清一本草向定藥性。溫?zé)岷疀鲅灾朐敗S枰庥盟帉T诠π?。性之寒溫。無關(guān)于病。使果泥于寒溫之說。大黃附子。何一藥味甘苦。向亦詳載其實于病亦無關(guān)涉。甘果和中。則熟地有時礙胃??嗳缦陆?。則羌活豈能祛頭面之風(fēng)。故藥味亦略而不載。

    一痘癥自牛痘盛行之后。窮鄉(xiāng)僻壤。盡能施種。昔為兒科重癥。今則可以不談。故痘癥諸方。悉皆從略。

    一為醫(yī)不知各藥功用。徒讀古書。誤人不淺。雖知藥之功用。不明處方公式。亦難臨診。

    故一醫(yī)家治病。重在證候。證現(xiàn)何狀。即須注意。如果虛極。無論為疔腫為痢疾。為痧疹。

    為一本書之意。在使讀者有途轍可循。識藥功用。主其分量。自當(dāng)臨時斟酌不可泥于古書。

    一石部及諸動物。所收獨少者。礦物抽提不精??趾s質(zhì)。動物多殺生命。可不用者。

    即為省去。故獨簡略。

    一古方中多用咀。今雖仍用其名。不必定泥其法。

    海寧張宗祥輯述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