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博濟(jì)方》 二十六味牡丹煎丸

    作者: 王袞

    治婦人血刺血 上搶,血塊走注,心胸疼痛,血海虛冷,臍下膨脹,小腹?jié)M悶,腿膝無力,血多血少,背膊悶倦,血皴裂,手足麻痹,身體振掉,腰脊傴僂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清或濁,赤白帶下,血山崩漏,面色痿黃,身生癮疹,腹內(nèi)虛鳴,面生 ,手足熱疼,并筋攣骨疼,兩筋攀急,起坐托壁,腰背牽掣,舒卷不得。陳自明管見良方云∶治婦人沖任本虛,小腹挾寒,或因產(chǎn)勞損子臟,風(fēng)寒搏于血?dú)?,結(jié)生瘕聚,塊硬發(fā)歇,背項強(qiáng)急,手足麻痹,或疼,滯澀悶血,小腹疼痛,寒熱盜汗,四體酸痛,羸乏少力,心多驚悸,不能飲食。

    牡丹皮(一兩) 黑附子(一兩,包) 牛膝酒(浸一宿,一兩) 龍骨(二兩,細(xì)研,水飛過) 五味子(一兩,生) 官桂(去皮,一兩) 人參(一兩) 檳榔(二兩) 白術(shù)(一兩) 白茯苓(一兩) 當(dāng)歸(一兩)兩) 延胡索(半兩) 羌活(二兩) 本(去土,用細(xì)梢,一兩) 干熟地黃(二兩) 赤芍藥(一兩) 干姜(半兩) 山茱萸(半兩) 干薯蕷(一兩) 縮砂仁(半兩) 石斛(三兩) 萆 (一兩末同炒熟) 白芷(一兩)

    上二十六味,并各州土新好者,洗凈,令焙干,杵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如是血熱及夜多煩躁,不用附子,山茱萸,萆 ,干姜,此四味,卻入柴胡,黃連,甘草,牽牛子四味,柴胡去苗,一兩,甘草一兩,余各半兩,為末,同和,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溫酒下,醋湯亦可,空心臨臥各一服,不嚼,并無所忌。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