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綱目》 口瘡

    作者: 樓英

    〔《簡(jiǎn)》〕如圣散治小兒口瘡不能吃乳者。

    江子一?;蚨?,研爛,不去油,入朱砂、黃丹敷紙絹上少許,剃開小兒囟門,貼在囟上。

    如四邊起粟米泡,便用溫水洗去藥,恐成瘡,更用菖蒲水洗便安,其效如神。

    〔世〕南星膏治口瘡,小兒難用藥。

    以大天南星去皮,取中心龍眼大,為末,卻用酸醋調(diào),涂腳心,甚妙。

    〔《千》〕治小兒口瘡,飲乳不得。以白礬如雞子大,置醋中,涂?jī)鹤愕祝叽渭从?/p>

    〔無〕牡蠣散治小兒口瘡。

    牡蠣( 通紅,取出候冷,研細(xì),以紙裹入土中七日出火氣,三錢) 甘草(炙,為末,一錢)

    上和勻,時(shí)時(shí)挑少許糝口中,或吐,皆無害。

    〔田〕口瘡治法。乳母同兒宜服洗心散、瀉心湯,然后用黃柏末研細(xì)糝之。(瀉心湯方,黃連一味為末,蜜水調(diào),不可煎。)

    〔湯〕治口瘡驗(yàn)方。

    黃柏(蜜炙赤,半兩) 青黛(一分)

    上二件為末,頻糝口內(nèi)愈。

    〔《斗》〕口瘡服涼藥不愈者,此中焦氣不足,虛火泛上,宜附子理中湯。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