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綱目》 盜汗

    作者: 樓英

    〔錢〕黃 散治虛熱盜汗。

    牡蠣( ) 黃 生地(各等分)

    上為末,煎服,不拘時(shí)。

    盜汗,睡而自汗出,肌肉虛也,止汗散主之。遍身汗,香瓜丸主之。

    止汗散

    用故蒲扇灰研細(xì),每服三錢,溫酒調(diào)下無時(shí)。如無,以故蒲代之。

    虎杖散治實(shí)熱盜汗。

    虎杖水煎服,量多少與之,無時(shí)。

    〔?!硶x郎中子,自嬰至童,盜汗凡七年矣,諸藥不效。予與涼膈散、三黃丸三日病已。蓋腎為五液,化為五濕,相火逼腎,腎水上行,乘心之虛而入手少陰,心火炎上而入肺,欺其不勝己也,皮毛以是而開,腠理玄府不閉而為汗出也,出于睡中者為盜汗,以其覺則無之,故經(jīng)曰∶寢汗憎風(fēng)是也。先以涼膈散瀉胸中相火,相火退,次以三黃丸瀉心火以助陰,則腎水還本臟,玄府閉而汗為之自已。

    〔世〕治小兒盜汗。用郁金末涂?jī)扇橄?,立效?/p>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