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
〔垣〕小便遺失者,肺金虛也,宜安臥養(yǎng)氣,禁勞役。以黃 、人參之類補之。不愈,當責有熱,加黃柏、生地。(《甲乙》云∶肺脈則少氣不足以息,卒遺失無度。)
下虛,謂膀胱下焦虛。經(jīng)云∶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仲景云∶下焦竭,則遺溺失便,其氣不能自禁制,不須治,久則愈。又云∶下焦不歸,則遺溲。世用桑螵蛸雞 之類是也。
〔丹〕治遺溺。桑螵蛸酒炒為末,姜湯送下二錢妙。
〔無〕雞內(nèi)金散治溺床失禁。
雞 一具,并腸洗凈燒為灰,男用雌,女用雄,即是雞肫內(nèi)黃皮研為末,每服二錢,酒飲調(diào)服妙。
又方 用羊肚系盛水滿,線縛兩頭煮熟,取中水頓服之瘥。
〔《山》〕大人遺溺不知。薔薇根細研酒下。
〔丹〕鹿茸丸治久虛冷,小便自濁,滑數(shù)不禁。
鹿茸 椒紅 桂 附子 牡蠣 石斛 補骨脂 肉蓯蓉 雞 沉香(各一兩) 桑螵蛸(三分)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食前酒下三十丸。(此方因沉香解諸澀,故丹溪取之。)
又云∶鹿角屑炒黃為末,溫酒下二錢妙。本草云∶鹿角逐陰中邪氣惡血。鹿茸丸(方見虛條。)
〔河〕熱甚客于腎部,手足厥陰之經(jīng),廷孔郁結(jié)極甚,而氣血不能宣通,則痿痹,神無所用,故津液滲入膀胱,而旋溺遺失,不能收禁也。經(jīng)曰∶目得血而能視,耳得血而能聽,手指得血而能攝,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走,臟得血而能液,腑得血而能氣。然血所通流,則氣亦然也。氣血先行,則其中神自清和,而應機能為用矣。故經(jīng)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yǎng)也。故諸所運動,時習之,則氣血通利,而能為用。閉塞之,則氣血行微,而其道不得通利,故劣弱也。若病熱極,甚則郁結(jié),而氣血不能宣通,神無所用,而不遂其機,隨其郁結(jié)之微甚,而有不用之大小焉。是故目郁則不能視色,耳郁則不能聽聲,鼻郁則不能聞香臭,舌郁則不能知味。至如筋痿骨痹,諸所出不能為用,皆郁結(jié)之所致也。
〔丹〕《千金翼》白薇散治尿出不知時。
白薇(本草云∶氣大寒) 白芍藥(各等分)
上為末,溫酒調(diào)下方寸匕,日三服,食前。
嘗治一男子,遺溺不覺,脈洪大盛,以黃柏、知母、杜牛膝為君,青皮、甘草為臣,木香為佐,桂些少反佐,服數(shù)帖,大效。此法與前白薇散皆河間所謂熱甚廷孔郁結(jié),神無所用,不能收禁之意也。
〔世〕神芎導水丸 治遺尿有實熱者。每百丸,空心白湯下,若一服利,止后服。(前法河間所謂廷孔郁結(jié)不能收禁,此所謂淫氣遺溺,痹聚在腎,痹謂氣血不通宣也。)
〔無〕茯苓丸治心腎俱虛,神志不守,小便淋瀝不禁,及遺泄白濁。
赤茯苓 白茯苓
上為末,以新汲水挪洗,澄去新沫,控干,別取地黃汁,同好酒,銀石器內(nèi)熬成膏,搜和為丸,如桐子大。
空心熱酒嚼下。
〔世〕用薏苡仁,鹽炒煎服效。(方見小兒。)
〔《本》〕燕蓐草,主眠中遺溺不覺,燒令黑研,水進方寸匕,亦主噦氣,即燕窠中草也。
膀胱咳者,咳而遺溺。(全文見咳。)
針灸 遺溺法有四∶其一取肝,其二取督脈,其三取三焦,并見遺溺閉癃門,其四取肺。經(jīng)云∶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其病虛則欠KT ,小便遺數(shù),取之去腕一寸,別走陽明者是也。
〔東〕遺尿失禁∶陰陵泉 陽陵泉(二寸半)。大敦(七壯)。又方∶曲骨 陰陽二陵泉(各二寸半。)
〔《甲》〕遺溺,關門及神門、委中主之。氣癃小便黃,氣滿,虛則遺溺,石門主之。
肝脈微滑為遺溺。(全文見治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
〔垣〕小便遺失者,肺金虛也,宜安臥養(yǎng)氣,禁勞役。以黃 、人參之類補之。不愈,當責有熱,加黃柏、生地。(《甲乙》云∶肺脈則少氣不足以息,卒遺失無度。)
下虛,謂膀胱下焦虛。經(jīng)云∶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仲景云∶下焦竭,則遺溺失便,其氣不能自禁制,不須治,久則愈。又云∶下焦不歸,則遺溲。世用桑螵蛸雞 之類是也。
□
〔丹〕治遺溺。桑螵蛸酒炒為末,姜湯送下二錢妙。
□
〔無〕雞內(nèi)金散治溺床失禁。
雞 一具,并腸洗凈燒為灰,男用雌,女用雄,即是雞肫內(nèi)黃皮研為末,每服二錢,酒飲調(diào)服妙。
又方 用羊肚系盛水滿,線縛兩頭煮熟,取中水頓服之瘥。
□
〔《山》〕大人遺溺不知。薔薇根細研酒下。
□
〔丹〕鹿茸丸治久虛冷,小便自濁,滑數(shù)不禁。
鹿茸 椒紅 桂 附子 牡蠣 石斛 補骨脂 肉蓯蓉 雞 沉香(各一兩) 桑螵蛸(三分)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食前酒下三十丸。(此方因沉香解諸澀,故丹溪取之。)
又云∶鹿角屑炒黃為末,溫酒下二錢妙。本草云∶鹿角逐陰中邪氣惡血。鹿茸丸(方見虛條。)
□
〔河〕熱甚客于腎部,手足厥陰之經(jīng),廷孔郁結(jié)極甚,而氣血不能宣通,則痿痹,神無所用,故津液滲入膀胱,而旋溺遺失,不能收禁也。經(jīng)曰∶目得血而能視,耳得血而能聽,手指得血而能攝,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走,臟得血而能液,腑得血而能氣。然血所通流,則氣亦然也。氣血先行,則其中神自清和,而應機能為用矣。故經(jīng)曰∶血氣者,人之神,不可不謹養(yǎng)也。故諸所運動,時習之,則氣血通利,而能為用。閉塞之,則氣血行微,而其道不得通利,故劣弱也。若病熱極,甚則郁結(jié),而氣血不能宣通,神無所用,而不遂其機,隨其郁結(jié)之微甚,而有不用之大小焉。是故目郁則不能視色,耳郁則不能聽聲,鼻郁則不能聞香臭,舌郁則不能知味。至如筋痿骨痹,諸所出不能為用,皆郁結(jié)之所致也。
□
〔丹〕《千金翼》白薇散治尿出不知時。
白薇(本草云∶氣大寒) 白芍藥(各等分)
上為末,溫酒調(diào)下方寸匕,日三服,食前。
嘗治一男子,遺溺不覺,脈洪大盛,以黃柏、知母、杜牛膝為君,青皮、甘草為臣,木香為佐,桂些少反佐,服數(shù)帖,大效。此法與前白薇散皆河間所謂熱甚廷孔郁結(jié),神無所用,不能收禁之意也。
□
〔世〕神芎導水丸 治遺尿有實熱者。每百丸,空心白湯下,若一服利,止后服。(前法河間所謂廷孔郁結(jié)不能收禁,此所謂淫氣遺溺,痹聚在腎,痹謂氣血不通宣也。)
□
〔無〕茯苓丸治心腎俱虛,神志不守,小便淋瀝不禁,及遺泄白濁。
赤茯苓 白茯苓
上為末,以新汲水挪洗,澄去新沫,控干,別取地黃汁,同好酒,銀石器內(nèi)熬成膏,搜和為丸,如桐子大。
空心熱酒嚼下。
□
〔世〕用薏苡仁,鹽炒煎服效。(方見小兒。)
□
〔《本》〕燕蓐草,主眠中遺溺不覺,燒令黑研,水進方寸匕,亦主噦氣,即燕窠中草也。
膀胱咳者,咳而遺溺。(全文見咳。)
□
針灸 遺溺法有四∶其一取肝,其二取督脈,其三取三焦,并見遺溺閉癃門,其四取肺。經(jīng)云∶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其病虛則欠KT ,小便遺數(shù),取之去腕一寸,別走陽明者是也。
□
〔東〕遺尿失禁∶陰陵泉 陽陵泉(二寸半)。大敦(七壯)。又方∶曲骨 陰陽二陵泉(各二寸半。)
□
〔《甲》〕遺溺,關門及神門、委中主之。氣癃小便黃,氣滿,虛則遺溺,石門主之。
肝脈微滑為遺溺。(全文見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