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有一定之傳變,有無定之傳變。一定之傳變,如傷寒太陽傳陽明,及《金匱》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之類。又如痞病變臌,血虛變浮腫之類,醫(yī)者可預知而防之也。無定之傳變,或其人本體先有受傷之處,或天時不知,又感時行之氣,或調理失宜更生他病,則無,病不可變,醫(yī)者不能預知而為防者也??傊擞幸徊?,皆當加意謹慎,否則病后增病,則正虛而感益重,輕病亦變危矣。至于既傳之后,則標本緩急先后分合,用藥必兩處兼顧,而又不雜不亂,則諸病亦可漸次乎復,否則新病日增,無所底止矣。至于藥誤之傳變,又復多端,或過于寒涼,而成寒中之病。或過服溫燥,而成熱中之?。换蜻^于攻伐,而元氣大虛;或過于滋潤,而脾氣不實。不可勝舉。近日害人最深者,大病之后,邪未全退,又不察病氣所傷何處,即用附子、肉桂、熟地、麥冬、人參、白術、五味、萸肉之類,將邪火盡行補澀,始若相安,久之氣逆痰升,脹滿昏沉,如中風之狀。邪氣與元氣相并,諸藥無效而死。醫(yī)家、病家猶以為病后大虛所致。而不知乃邪氣固結而然也。余見甚多,不可不深戒!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有一定之傳變,有無定之傳變。一定之傳變,如傷寒太陽傳陽明,及《金匱》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之類。又如痞病變臌,血虛變浮腫之類,醫(yī)者可預知而防之也。無定之傳變,或其人本體先有受傷之處,或天時不知,又感時行之氣,或調理失宜更生他病,則無,病不可變,醫(yī)者不能預知而為防者也??傊擞幸徊?,皆當加意謹慎,否則病后增病,則正虛而感益重,輕病亦變危矣。至于既傳之后,則標本緩急先后分合,用藥必兩處兼顧,而又不雜不亂,則諸病亦可漸次乎復,否則新病日增,無所底止矣。至于藥誤之傳變,又復多端,或過于寒涼,而成寒中之病。或過服溫燥,而成熱中之?。换蜻^于攻伐,而元氣大虛;或過于滋潤,而脾氣不實。不可勝舉。近日害人最深者,大病之后,邪未全退,又不察病氣所傷何處,即用附子、肉桂、熟地、麥冬、人參、白術、五味、萸肉之類,將邪火盡行補澀,始若相安,久之氣逆痰升,脹滿昏沉,如中風之狀。邪氣與元氣相并,諸藥無效而死。醫(yī)家、病家猶以為病后大虛所致。而不知乃邪氣固結而然也。余見甚多,不可不深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