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舌者心之官也。心竅于舌,心屬火而性升,其火之不升者,金水有以斂之也。若胃逆而金水不斂,火遂其炎上之性而病見于舌,其疼痛熱腫于是作焉,且火郁則苔生,舌苔者,心液之瘀結也。郁于土則苔黃,郁于金則苔白,郁于水則苔黑,但黃白黑而滑潤者,皆火衰而寒凝也。黃白黑而焦?jié)撸曰鹗⒍锝Y也。舌雖通于心,若舌卷不能言,又由于肝郁而筋脈不舒也。若舌萎而言遲,又由于脾絕而舌脈不榮也。若口燥舌干而渴,又由于腎脈不貫于舌本也。蓋舌之疼痛熱腫,專責君火之升炎。若滑澀、燥濕、攣縮、弛長諸變,當于各經求之也。如舌瘡疼痛熱腫者,以芩連芍藥湯主之。如肝燥舌卷者,以桂枝地黃湯主之。
芩連芍藥湯
黃芩(三錢) 黃連(一錢) 甘草(二錢) 貝母(二錢去心) 丹皮(三錢) 芍藥(三錢)
水煎大半杯,熱服。
桂枝地黃湯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生地(三錢) 阿膠(三錢) 當歸(三錢) 甘草(二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若中風舌強語拙,或雜證舌萎言遲,皆脾腎濕寒,不宜清涼滋潤,勿服此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令
第69號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已于2009年8月17日衛(wèi)生部部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以發(fā)布,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部長 陳 竺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彥修、丹溪)著。一卷。主張人身陽常有余,陰常不足,闡明補陰療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舌者心之官也。心竅于舌,心屬火而性升,其火之不升者,金水有以斂之也。若胃逆而金水不斂,火遂其炎上之性而病見于舌,其疼痛熱腫于是作焉,且火郁則苔生,舌苔者,心液之瘀結也。郁于土則苔黃,郁于金則苔白,郁于水則苔黑,但黃白黑而滑潤者,皆火衰而寒凝也。黃白黑而焦?jié)撸曰鹗⒍锝Y也。舌雖通于心,若舌卷不能言,又由于肝郁而筋脈不舒也。若舌萎而言遲,又由于脾絕而舌脈不榮也。若口燥舌干而渴,又由于腎脈不貫于舌本也。蓋舌之疼痛熱腫,專責君火之升炎。若滑澀、燥濕、攣縮、弛長諸變,當于各經求之也。如舌瘡疼痛熱腫者,以芩連芍藥湯主之。如肝燥舌卷者,以桂枝地黃湯主之。
芩連芍藥湯
黃芩(三錢) 黃連(一錢) 甘草(二錢) 貝母(二錢去心) 丹皮(三錢) 芍藥(三錢)
水煎大半杯,熱服。
桂枝地黃湯
桂枝(三錢) 芍藥(三錢) 生地(三錢) 阿膠(三錢) 當歸(三錢) 甘草(二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若中風舌強語拙,或雜證舌萎言遲,皆脾腎濕寒,不宜清涼滋潤,勿服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