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喘促者,氣上沖而不得倚息也。其證有實有虛,有半實半虛者。實喘者,或外感風(fēng)寒,皮毛頓閉,或內(nèi)停水飲,肺氣不宣,均足致喘。虛喘者,水天之氣不相交接也?!督?jīng)》云,其本在腎,其末在肺,以明水天一氣。若天水違行,則肺腎不交而喘作矣。倘治不得宜,將有離脫之患。半實半虛者,肺金寒而脾土濕,脾氣不升,肺氣不降,痰涎在中,上下不交而為喘。夫脾肺不交,則為虛寒濕,內(nèi)凝則為實。虛實相半,宜補瀉并施,寒涼之藥,在所當(dāng)禁也。如實喘屬外感風(fēng)寒者,以小青龍湯主之。如實喘屬內(nèi)停水飲者,以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蚪甙胂臏髦?。如虛喘而腎氣離根,水泛為痰者,以真武湯主之。如半實半虛,內(nèi)有寒濕者,以六君子湯,加生姜主之。如半實半虛,內(nèi)有火逆者,以麥門冬湯主之。
小青龍湯
(方見咳嗽)
小半夏加茯苓湯
半夏(四錢) 茯苓(四錢) 生姜(四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凡嘔吐吞酸,腹痛脹滿者,均可用。
治喘方
即加減小青龍湯也。茯苓(三錢) 半夏(三錢) 陳皮(三錢) 甘草(二錢) 桂枝(三錢)干姜(二錢) 細辛(一錢) 砂仁(二錢)
姜苓半夏湯
(方見痰飲)
真武湯
六君子湯
(方見瘧疾) 加生姜(三錢),水煎大半杯,溫服。
麥門冬湯
麥冬(三錢) 人參(二錢) 粳米(五錢) 半夏(三錢) 甘草(三錢) 大棗(二枚)水煎大半杯,溫服。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喘促者,氣上沖而不得倚息也。其證有實有虛,有半實半虛者。實喘者,或外感風(fēng)寒,皮毛頓閉,或內(nèi)停水飲,肺氣不宣,均足致喘。虛喘者,水天之氣不相交接也?!督?jīng)》云,其本在腎,其末在肺,以明水天一氣。若天水違行,則肺腎不交而喘作矣。倘治不得宜,將有離脫之患。半實半虛者,肺金寒而脾土濕,脾氣不升,肺氣不降,痰涎在中,上下不交而為喘。夫脾肺不交,則為虛寒濕,內(nèi)凝則為實。虛實相半,宜補瀉并施,寒涼之藥,在所當(dāng)禁也。如實喘屬外感風(fēng)寒者,以小青龍湯主之。如實喘屬內(nèi)停水飲者,以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蚪甙胂臏髦?。如虛喘而腎氣離根,水泛為痰者,以真武湯主之。如半實半虛,內(nèi)有寒濕者,以六君子湯,加生姜主之。如半實半虛,內(nèi)有火逆者,以麥門冬湯主之。
小青龍湯
(方見咳嗽)
小半夏加茯苓湯
半夏(四錢) 茯苓(四錢) 生姜(四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凡嘔吐吞酸,腹痛脹滿者,均可用。
治喘方
即加減小青龍湯也。茯苓(三錢) 半夏(三錢) 陳皮(三錢) 甘草(二錢) 桂枝(三錢)干姜(二錢) 細辛(一錢) 砂仁(二錢)
姜苓半夏湯
(方見痰飲)
真武湯
(方見痰飲)
六君子湯
(方見瘧疾) 加生姜(三錢),水煎大半杯,溫服。
麥門冬湯
麥冬(三錢) 人參(二錢) 粳米(五錢) 半夏(三錢) 甘草(三錢) 大棗(二枚)水煎大半杯,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