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心理學》 第二節(jié) 測驗報告書寫內容和方式

    書寫測驗報告是測驗工作的重要步驟,評估人員通過評估了解被評估者,再通過評估報告使申請評估的人也了解被評估者。一個好的報告應能起到這種溝通作用。如何寫好報告,起到真正的溝通作用,在這里提出一些基本內容和要求。

    報告應包括如下內容:

    1.一般資料 ①受試者姓名、性別、年齡、出生日期、籍貫、民族、職業(yè)、住址。②檢查人姓名、檢查地點及日期。

    2.

    3.采用測驗名稱 包括現(xiàn)在的和以往的(注明結果)。

    4.有關歷史 特別是與評估內容有關的。

    5.測驗時的行為觀察通常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①儀表;②測驗情境的適應;③合作程度;④努力程度;⑤注意力;⑥對測驗或測驗中某一特殊部分及主試的態(tài)度;⑦言語(包括聲調高低、快慢、詞語表達能力);⑧測驗時的主動性;⑨社交能力;⑩焦慮的證據(jù);⑾從一個活動轉換到另一活動的能力。

    6.測驗結果的綜合和解釋如以韋氏智力量表為例,應包括如下內容:①列出簡要結果,IQ的可信范圍。結果的可靠性(指許多材料如:行為觀察,既往史及其他不同來源資料的一致性)②比較VIQ與PIQ,各分測驗之間的差異,找出智力的強點和弱點。這些發(fā)現(xiàn)與申請者要求解決的問題有何關系,與行為表現(xiàn)的符合程度。

    7.總結包括結論、建議和申請的以外的發(fā)現(xiàn)。建議應針對申請要求作出。總結內容中溫習和綜合測驗發(fā)現(xiàn)時可能與前面有重復,注意不要過長。用詞要求簡潔、精確,抓住要點。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寶詒
  •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鈞
  •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熱病學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作者: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