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形態(tài)與結構
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見到兩種大小、形態(tài)結構不同的顆粒衣原體。較小的稱原體(Elementarybody),直徑約為0.3um。卵圓形,電子密度大,是衣原體有感染性的形態(tài)。較大的稱為始體(initial body)直徑約為0.5~0.3um,呈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電子密度較小,是衣原體的無感染性形態(tài)。但有人認為還存在著一種過渡形態(tài),即中間體(Intermediate body),亦有人把始體稱為網(wǎng)狀體(Reticulatebody)。
表18-2 衣原體原體和始體的性狀
(二)生活周期
衣原體有其獨特的生活周期,種間無差異。原體在宿主細胞外較為穩(wěn)定,但具有高度的感染性。當與易感細胞接觸時,以吞飲的方式進入細胞內(nèi),由宿主細胞膜包圍原體而形成空泡,在空泡內(nèi)的原體增大,發(fā)育成為始體。始體在空泡以二分裂形式繁殖,在空泡內(nèi)形成眾多的子代原體,構成各種形態(tài)的包涵體(Inclusion body)。包涵體的形態(tài)、在細胞內(nèi)存在的位置、染色性等特征,有鑒別衣原體的意義。成熟的子代原體從宿主細胞釋放出來,再感染其他的宿主細胞,開始新的發(fā)育周期。每個發(fā)育周期約需40小時。始體是衣原體周期中的繁殖型,而不具有感染性。
(三)培養(yǎng)特性
大多數(shù)衣原體能在6~8天齡雞胚卵黃囊中繁殖,可在受感染后3~6天致死的雞胚卵黃囊膜中找到包涵體及特異性抗原。組織細胞培養(yǎng)如HeLa細胞,人羊膜細胞等中生長良好。但衣原體多缺乏主動穿入組織細胞能力,故可將接種有衣原體材料的細胞培養(yǎng)管先經(jīng)離心沉淀以促使衣原體穿入細胞,也可在細胞培養(yǎng)管中加入適量的二乙氨基葡聚糖(DEAE-dextran),提高衣原體吸細胞的能力,使它易穿入細胞進行繁殖。有些衣原體,如鸚鵡熱衣原體經(jīng)腹腔接種,性病淋巴肉芽腫腦內(nèi)接種,均可使小白鼠受感染。
(四)抵抗力
三種衣原體中鸚鵡熱衣原體抵抗力較強。從低溫-20℃貯存一年至數(shù)年以上的火雞組織曾分離到衣原體。在禽類的干糞和褥草中,衣原體可存活數(shù)月之久。
衣原體對溫度的耐受性與宿主的體溫有關,禽類體溫高,適應的衣原體株就較耐熱;哺乳動物體溫較低,適應的衣原體株則不耐熱。
沙眼衣原體感染材料在56℃中5~10分鐘即可滅活。在干燥的臉盆上僅半小時失去活性。在-60℃感染滴度可保持5年。液氮內(nèi)可保存10年以上。冰凍干燥保存30年以上仍可復蘇,說明沙眼衣原體對冷及冷凍干燥有一定耐受性。不能用甘油保存,一般保存在pH7.6磷酸鹽緩沖液中或7.5%葡萄糖脫脂乳溶液中,這一點和病毒絕然不同,許多普通消毒劑可使衣原體滅活,但耐受性有所不同。如對沙眼衣原體用0.1%甲醛溶液或0.5%石炭酸溶液經(jīng)24小時即殺死;用2%來蘇兒僅需5分鐘。對鸚鵡熱衣原體用3%來蘇兒溶液則需24~36小時才可殺死;用75%乙醇半分鐘;1:2000的升汞溶液5分鐘中即可滅活;紫外線照射可迅速滅活。四環(huán)素、氯霉素和紅霉素等抗生素有抑制衣原體繁殖作用。
(五)抗原性
1.屬共同性抗原所有衣原體都具有的共同抗原存在于衣原包膜中,并存在于衣原體的整個生活周期中。在宿主體可引起補體結合抗體,在血清學試驗中可做為共同性抗原。
皮膚變態(tài)反應原1926年Frei發(fā)現(xiàn),將性病淋巴肉芽腫(LGV)病人橫痃中的膿液加熱制成的抗原,采用皮內(nèi)注射法??捎靡栽\斷該病。后來改用衣原體培養(yǎng)物作抗原。這種抗原是屬共同抗原,不具有種特異性。在沙眼、衣原體性病~~生殖道感染和鸚鵡熱患者都對該抗原出現(xiàn)陽性反應。這種皮膚變態(tài)反應又稱為Frei氏試驗。
2.種特異性抗原衣原體的種特異性抗原不耐熱,能被石炭酸、木瓜蛋白酶或加溫60℃所破壞。但迄今尚無制備種特異性抗原的簡便方法。用種特異性抗原作補體結合反應可將沙眼衣原體與鸚鵡熱衣原體感染區(qū)別開來。
3.型特異性抗原實驗證明,沙眼衣原體確有型的特異性。用微量間接免疫熒光法可將沙眼原體分為18個型。至于鸚鵡熱衣原體的分型問題,尚需進一步研究。
《婦人大全良方》(公元 1237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二十四卷。分調(diào)經(jīng)、眾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產(chǎn)難、產(chǎn)后、總共 260 余論。論后有附方及醫(yī)案。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一)形態(tài)與結構
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見到兩種大小、形態(tài)結構不同的顆粒衣原體。較小的稱原體(Elementarybody),直徑約為0.3um。卵圓形,電子密度大,是衣原體有感染性的形態(tài)。較大的稱為始體(initial body)直徑約為0.5~0.3um,呈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電子密度較小,是衣原體的無感染性形態(tài)。但有人認為還存在著一種過渡形態(tài),即中間體(Intermediate body),亦有人把始體稱為網(wǎng)狀體(Reticulatebody)。
表18-2 衣原體原體和始體的性狀
性狀原 體始 體大?。ㄖ睆絬m)細胞壁
代謝活性
胞外穩(wěn)定性
感染性
繁殖能力
RNA:DNA比值
毒性0.2~0.4
+
-
+
+
-
1
+· 8~1.0
-
+
-
-
+
3~4
-
(二)生活周期
衣原體有其獨特的生活周期,種間無差異。原體在宿主細胞外較為穩(wěn)定,但具有高度的感染性。當與易感細胞接觸時,以吞飲的方式進入細胞內(nèi),由宿主細胞膜包圍原體而形成空泡,在空泡內(nèi)的原體增大,發(fā)育成為始體。始體在空泡以二分裂形式繁殖,在空泡內(nèi)形成眾多的子代原體,構成各種形態(tài)的包涵體(Inclusion body)。包涵體的形態(tài)、在細胞內(nèi)存在的位置、染色性等特征,有鑒別衣原體的意義。成熟的子代原體從宿主細胞釋放出來,再感染其他的宿主細胞,開始新的發(fā)育周期。每個發(fā)育周期約需40小時。始體是衣原體周期中的繁殖型,而不具有感染性。
(三)培養(yǎng)特性
大多數(shù)衣原體能在6~8天齡雞胚卵黃囊中繁殖,可在受感染后3~6天致死的雞胚卵黃囊膜中找到包涵體及特異性抗原。組織細胞培養(yǎng)如HeLa細胞,人羊膜細胞等中生長良好。但衣原體多缺乏主動穿入組織細胞能力,故可將接種有衣原體材料的細胞培養(yǎng)管先經(jīng)離心沉淀以促使衣原體穿入細胞,也可在細胞培養(yǎng)管中加入適量的二乙氨基葡聚糖(DEAE-dextran),提高衣原體吸細胞的能力,使它易穿入細胞進行繁殖。有些衣原體,如鸚鵡熱衣原體經(jīng)腹腔接種,性病淋巴肉芽腫腦內(nèi)接種,均可使小白鼠受感染。
(四)抵抗力
三種衣原體中鸚鵡熱衣原體抵抗力較強。從低溫-20℃貯存一年至數(shù)年以上的火雞組織曾分離到衣原體。在禽類的干糞和褥草中,衣原體可存活數(shù)月之久。
衣原體對溫度的耐受性與宿主的體溫有關,禽類體溫高,適應的衣原體株就較耐熱;哺乳動物體溫較低,適應的衣原體株則不耐熱。
沙眼衣原體感染材料在56℃中5~10分鐘即可滅活。在干燥的臉盆上僅半小時失去活性。在-60℃感染滴度可保持5年。液氮內(nèi)可保存10年以上。冰凍干燥保存30年以上仍可復蘇,說明沙眼衣原體對冷及冷凍干燥有一定耐受性。不能用甘油保存,一般保存在pH7.6磷酸鹽緩沖液中或7.5%葡萄糖脫脂乳溶液中,這一點和病毒絕然不同,許多普通消毒劑可使衣原體滅活,但耐受性有所不同。如對沙眼衣原體用0.1%甲醛溶液或0.5%石炭酸溶液經(jīng)24小時即殺死;用2%來蘇兒僅需5分鐘。對鸚鵡熱衣原體用3%來蘇兒溶液則需24~36小時才可殺死;用75%乙醇半分鐘;1:2000的升汞溶液5分鐘中即可滅活;紫外線照射可迅速滅活。四環(huán)素、氯霉素和紅霉素等抗生素有抑制衣原體繁殖作用。
(五)抗原性
1.屬共同性抗原所有衣原體都具有的共同抗原存在于衣原包膜中,并存在于衣原體的整個生活周期中。在宿主體可引起補體結合抗體,在血清學試驗中可做為共同性抗原。
皮膚變態(tài)反應原1926年Frei發(fā)現(xiàn),將性病淋巴肉芽腫(LGV)病人橫痃中的膿液加熱制成的抗原,采用皮內(nèi)注射法??捎靡栽\斷該病。后來改用衣原體培養(yǎng)物作抗原。這種抗原是屬共同抗原,不具有種特異性。在沙眼、衣原體性病~~生殖道感染和鸚鵡熱患者都對該抗原出現(xiàn)陽性反應。這種皮膚變態(tài)反應又稱為Frei氏試驗。
2.種特異性抗原衣原體的種特異性抗原不耐熱,能被石炭酸、木瓜蛋白酶或加溫60℃所破壞。但迄今尚無制備種特異性抗原的簡便方法。用種特異性抗原作補體結合反應可將沙眼衣原體與鸚鵡熱衣原體感染區(qū)別開來。
3.型特異性抗原實驗證明,沙眼衣原體確有型的特異性。用微量間接免疫熒光法可將沙眼原體分為18個型。至于鸚鵡熱衣原體的分型問題,尚需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