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弧菌屬(Vibrio)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水中為多,有100多種。主要致病菌為霍亂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致病性嗜鹽菌)。前者引起霍亂;后者引起食物中毒。
彎曲菌屬(Camphlobacter)形態(tài)似弧菌,因G+C含量與弧菌不同,因此另立新屬為彎曲菌屬。對人致病的主要是空腸彎曲菌和腸道彎曲菌。前者引起急性腸炎,較為常見;后者是人體免疫力下降時的機會致病菌,較少見。
本間介紹霍亂弧菌和空腸彎曲菌。
《串雅內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趙學敏(恕軒)撰。四卷。為趙氏記錄整理著名“鈴醫(yī)”(走方醫(yī))宗柏云的學術經驗,并為之增刪而成。書中記載多種治法及有效方劑,要求做到簡、驗、便、廉。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弧菌屬(Vibrio)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水中為多,有100多種。主要致病菌為霍亂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致病性嗜鹽菌)。前者引起霍亂;后者引起食物中毒。
彎曲菌屬(Camphlobacter)形態(tài)似弧菌,因G+C含量與弧菌不同,因此另立新屬為彎曲菌屬。對人致病的主要是空腸彎曲菌和腸道彎曲菌。前者引起急性腸炎,較為常見;后者是人體免疫力下降時的機會致病菌,較少見。
本間介紹霍亂弧菌和空腸彎曲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