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以《?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shuō)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shuō)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治單腹脹及脾虛腫滿(mǎn)隔中閉寒(胃脘)作疼并皆神效此藥不傷元?dú)夥写笠嫖疠p(視之)白術(shù)(六兩黃土水拌炒)人參(二兩)白芍藥(二兩半火煨)黃(二兩蜜炙)陳皮(三兩鹽水拌炒)半夏(三兩湯泡七次)蒼術(shù)(二兩米泔浸一宿炒)茯苓(二兩)香附(三兩童便浸一宿)澤瀉(二兩半炒)紫蘇子(一兩半炒)黃連(二兩半?yún)禽撬凰蕹慈ポ遣挥茫┨}卜子(一兩半炒)薏苡仁(三兩炒)山楂肉(三兩炒)草豆仁(一兩半酒拌炒)五加皮(二兩炒)沉香(六錢(qián)另研不見(jiàn)火)栝蔞(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