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嚴氏濟生方》 冬葵子散

    作者: 嚴用和

    治妊娠小便不利,身重惡寒,起則眩暈,及水腫。

    冬葵子(三錢)赤茯苓(去皮,二錢)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米飲調(diào)服,不拘時候。利則住服,如不通恐是轉(zhuǎn)胞,加發(fā)灰少許,神物論曰∶腳腫,俗呼為皺腳,亦有通身腫滿,心胸急脹,名曰胎水。遂去妊婦心前衣服看之,胸肚不分,急以鯉魚湯三、五服,大、小便皆下惡水,腫消脹去,方得分娩死胎,可謂更生之人矣。此證蓋緣懷身腹大,妊娠不自知覺,人人皆以謂身娠如此,終不以為胎水病。醫(yī)人何以得知,故書此諭病家自當覺察。

更多中醫(yī)書籍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張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