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fēng)、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論是總論病證,法是治療法則,律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查古籍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fēng)、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論是總論病證,法是治療法則,律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原機(jī)啟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維德著。二卷,又附錄一卷。論眼病根源,制方要義,并附方義。附論眼病若干種,也較詳明。
治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頭痛惡心,胸滿嘔,身體疼痛,栗栗振寒,面色青白進(jìn)飲食,脈來弦遲。
濃樸(姜制。炒)藿香葉半夏(湯泡七次)白茯苓(去皮。各一兩)人參甘草(炙)橘紅(各三分)草果仁蒼術(shù)(米泔水浸一宿,削去皮,銼、炒。各上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七片,棗子一枚,煎至八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多寒者內(nèi)加附子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