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現代院外急救手冊》 第四節(jié) 搬運傷(?。﹩T技術

    搬運傷(?。﹩T的方法是院餐急救的重要技術之一。搬動的目的是使傷病員迅速脫離危險地帶,糾正當時影響傷病員的病態(tài)體位,以減少痛苦,減少再受傷害,安全迅速地送往理想的醫(yī)院治療,以免造成傷員殘廢。搬運傷病員的方法,應根據當地、當時的器材和人力而選定。臨場常用的搬運法有以下幾種。

    一、徒手搬運

    (一)單人搬運法 適用于傷勢比較輕的傷病員,采取背、抱或扶持等方法(圖32)

    單人搬運傷(病)員

    圖32

    雙人搬運傷(?。﹩T

    圖33

    (二)雙人搬運法 一人搬托雙下肢,一人搬托腰部。在不影響病傷的情況下,還可用椅式、轎式和拉車式(圖33)

    (三)三人搬運法對疑有胸、腰椎骨折的傷者,應由三人配合搬運。一人托住肩胛部,一人托住臀部和腰部,另一人托住兩下肢三人同時把公務員輕輕抬放到硬板擔架上(見圖31平托法)。

    (四)多人搬運法對脊椎受傷的患者向擔架上搬動應由4~6人一起搬動,2人專管頭部的牽引固定,使善始終保持與軀干成直線的位置,維持頸部不動。另2人托住臂背,2人托住下肢,協(xié)調地將傷者平直放到擔架上,并在頸、國窩放一小枕頭,頭部兩側用軟墊沙袋固定(圖34)。

    多人搬運傷(?。﹩T

    圖34

    二、擔架搬運

    (一)自制擔架法常在沒有現成的擔架而雙需要擔架搬運傷病員時而自制擔架。

    1.用木棍制擔架:用兩根長約7尺的木棍,或兩根長約6到7尺的竹桿綁成梯子形,中間用繩索來回綁在兩長棍之中即成(圖35)。

    2.用上衣制擔架:用上述萇的木棍或竹桿兩根穿放兩件上衣的袖筒中即成(圖36)。常在沒有繩索的情況下用此法。

    3.用椅子代擔架:用扶手椅兩把對接,用繩索固定對膁處即成(圖37)

    用木棍制擔架

    圖35

    用上衣制擔架

    圖36

    用椅子代擔架

    圖37

    (二)另種擔架的做法

    1.材料:用兩根木棍、一塊毛毯或床單、較結實的長線(鐵絲也可)。

    2.方法:第一步,把木棍放在毛毯中央,毯的一邊折疊,與另一邊重合。第二步,毛毯重合的兩邊包住另一根木棍。第三步,用穿好線的針把兩根木棍邊的毯子縫合一條線,然后把包另一根木棍邊的毯子兩邊也縫上,制做即成(圖38)

    另種擔架的做法

    圖38

    三、車輛搬運

    車輛搬運受氣候影響小,速度快,能及時送到醫(yī)院搶救,尤其適合較長距離運送。輕者可坐在車上,重者可躺在車里的擔架上。重傷患者最好用救護車轉送,缺少救護車的地方,可用汽車運送。上車后,胸部傷員取半臥位,顱腦傷者應使頭偏向一側。

    上述不論哪種運送病人的方法,在途中都要穩(wěn)妥,切忌顛簸。

    四、搬運病人注意事項

    必須先急救,妥善處理后才能搬動。

    運送時盡可能不搖動傷(?。┱叩纳眢w。若遇脊椎受傷者,應將其身體固定在擔架上,用硬板擔架搬送。切忌一人抱胸,一人搬腿的雙人搬抬法,因為這樣搬動易加重脊髓損傷。

    運送患者時,隨時觀察呼吸、體溫、出血、面色變化等情況,注意患者姿勢,給患者保暖。

    在人員、器材未準備完好時,切忌隨意搬動。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