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取粉用。枸杞為使。惡干姜,畏牛膝、干漆,反烏頭。即栝蔞根也。秋月掘者有粉,夏月掘者有筋無粉,不堪用。
甘,酸,微苦,寒,無毒。解消渴,除煩熱,療黃膽,治毒癰。排膿生肌,撲損血瘀。
發(fā)黃煩渴,蜜煎服之。(驗(yàn)方第一。)
一切煩渴水煎服。(第二。)
小兒發(fā)黃,同蜜服之。(第三。)
小兒壯熱頭痛,乳汁合末服。(第四。)
小兒囊腫,佐炙草水煎服。(第五。)
耳猝烘烘,削尖,以豬油煎三沸塞之。(第六。)
耳聾未久,用三十斤煮汁,如常釀酒服之。(第七。)
乳汁不下,酒水煎。(第八。)
癰腫初起,同赤小豆末醋合敷。(第九。)
折傷腫痛,熱搗敷之。(第十。)
箭鏃不出,搗敷日三易。(十一。)
針入肉中,方同上。(十二。)
痘后目障,同蟬蛻焙末,將羊肝批開,入藥末,米泔煮熟食之。(十三。)
(公元 1770 年)清.魏之琇(玉璜)編。原六十卷。經(jīng)王孟英新增重編為三十六卷。 分 345 門,集錄清以前歷代名醫(yī)的驗(yàn)案,包括臨床各科,尤以溫?zé)岵「怀?。某些病案有王孟英按語。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取粉用。枸杞為使。惡干姜,畏牛膝、干漆,反烏頭。即栝蔞根也。秋月掘者有粉,夏月掘者有筋無粉,不堪用。
甘,酸,微苦,寒,無毒。解消渴,除煩熱,療黃膽,治毒癰。排膿生肌,撲損血瘀。
發(fā)黃煩渴,蜜煎服之。(驗(yàn)方第一。)
一切煩渴水煎服。(第二。)
小兒發(fā)黃,同蜜服之。(第三。)
小兒壯熱頭痛,乳汁合末服。(第四。)
小兒囊腫,佐炙草水煎服。(第五。)
耳猝烘烘,削尖,以豬油煎三沸塞之。(第六。)
耳聾未久,用三十斤煮汁,如常釀酒服之。(第七。)
乳汁不下,酒水煎。(第八。)
癰腫初起,同赤小豆末醋合敷。(第九。)
折傷腫痛,熱搗敷之。(第十。)
箭鏃不出,搗敷日三易。(十一。)
針入肉中,方同上。(十二。)
痘后目障,同蟬蛻焙末,將羊肝批開,入藥末,米泔煮熟食之。(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