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甘,溫,無毒。主益氣,補中,多熱,令人煩。
荊、郢州及江北皆種此。其苗如蘆而異于粟,粒亦大。粟而多是秫,今人又呼秫粟為黍,非釀黍米酒,則皆用秫黍也。又有 米與黍米相似,而粒殊大,食之不宜人,乃言發(fā)宿病。
〔謹案〕黍有數(shù)種,以備注前條,今此通論黃黑黍米耳,亦全不似蘆,雖似粟而非粟也。 即稷也,具釋后條。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甘,溫,無毒。主益氣,補中,多熱,令人煩。
荊、郢州及江北皆種此。其苗如蘆而異于粟,粒亦大。粟而多是秫,今人又呼秫粟為黍,非釀黍米酒,則皆用秫黍也。又有 米與黍米相似,而粒殊大,食之不宜人,乃言發(fā)宿病。
〔謹案〕黍有數(shù)種,以備注前條,今此通論黃黑黍米耳,亦全不似蘆,雖似粟而非粟也。 即稷也,具釋后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