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新修本草》 鮑魚

    作者: 蘇敬等20余人編寫

    味辛、臭,溫,無毒。主墜墮,腿蹶, 折,瘀血,血痹在四肢不散者,女子崩中血不止。勿令中咸。

    所謂鮑魚之肆,言其臭也,俗人呼為 魚,字似鮑,又言鹽 之以成故也。作藥當(dāng)用少鹽臭者,不知正何種魚爾?

    乃言穿貫者亦入藥,方家自少用之。今此鮑魚乃是 魚,長尺許,合要自療漏血,不知何者是真?

    〔謹(jǐn)案〕此說云味辛,又言勿令中咸,此是 魚,非鮑魚也。魚去腸肚,繩穿,淡曝使干,故辛而不咸。李當(dāng)之本草,亦言胸中濕者良,鮑魚肥者,胸中便濕。又云穿貫繩者,彌更不惑。鮑魚破開,鹽裹不曝,味咸不辛,又完淹令濕,非獨胸中。

    且魚亦臭,臭與鮑別。

    鮑二魚,雜魚并用。鮑似尸臭,以無鹽也; 臭差,微有鹽故也。 魚沔州、復(fù)州作之,余外皆不識爾。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