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新修本草》 熊脂

    作者: 蘇敬等20余人編寫

    味甘,微寒、微溫,無毒。主風(fēng)痹不仁,筋急,五臟腹中積聚,寒熱,羸瘦,頭瘍白禿,面 。食飲嘔吐。久服強志,不饑,輕身,長年。生雍州山谷,十一月取。

    此脂即是熊白,是背上膏,寒月則有,夏月則無。其腹中肪及身中膏,煎取可作藥,而不中啖。今東西諸山林皆有之,自是非易得物耳。痼病患不可食熊肉,令終身不除愈也。

    〔謹案毒。療時氣熱盛變?yōu)辄S膽、暑月久痢,疳KT ,心痛,住忤。腦,療諸聾。血,療小兒客忤。脂,長發(fā)令黑,悅澤人面;酒煉服之,瘥風(fēng)痹。凡言膏者,皆脂消以后之名,背上不得言膏。左傳義云膏肓者,乃是鬲盲文誤有此名,陶言背膏,同于舊說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