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新修本草》 麝香

    作者: 蘇敬等20余人編寫

    味辛,溫,無毒。主辟惡氣,殺鬼精物,溫瘧,蠱毒,癇 ,去三蟲,療諸兇邪鬼氣,中惡,心腹暴痛脹急,痞滿,風毒,婦人產難,墮胎,去面 ,目中膚翳。久服除邪,不夢寤厭寐,通神仙。生中臺川谷及益州、雍州山中。春分取之,生者益良。

    射形似獐,恒食柏葉,又啖蛇,五月得香往往有蛇皮骨,故麝香療蛇毒。今以蛇蛻皮裹麝香彌香,則是相使也。其香正在射陰莖前皮內,別有膜裹之。今出隨郡義陽晉熙諸蠻中者亞之。今出其形貌直如粟KT人。又云是卵,不然也。

    香多被破雜蠻,猶差于益州。益州香形扁取其血膜,亦雜以余物。大都亦有精粗,破當門沸起良久亦好。今唯得活者,自看取之,必當全真耳。生香人云是其精溺凝作之,殊不爾。射夏月食蛇蟲多,至寒香滿,入春患急痛,自以腳剔出,著屎溺中覆之,皆有常處。人有遇得,乃至一斗五升也。用此香乃勝殺取者。帶麝非但香,亦辟惡。以真者一子,置頭間枕之,辟惡夢及尸疰鬼氣。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