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新修本草》 野狼毒

    作者: 蘇敬等20余人編寫

    味辛、平、有大毒。主咳逆上氣,破積聚飲食,寒熱水氣,脅下積癖,惡瘡,鼠 ,疽蝕獸。一名續(xù)毒。生秦亭山谷及奉高。二月、八月采根,陰干。陳而沉水者良。

    大豆為之使,惡麥句姜。秦亭在隴西,亦出宕昌。乃言止有數(shù)畝地生,蝮蛇食其根,故為難得。亦用太山者,今用出漢中及建平。云與防葵同根類,但置水中沉者,便是野狼毒,浮者則是防葵。俗用希,亦難得,是療腹內(nèi)要藥爾。

    〔謹案〕

    此物與防葵,都不同類,生處又別。野狼毒今出秦州、成州,秦亭故在二州之界,其太山、漢中亦不聞有。且秦隴寒地,元無腹蛇,復云數(shù)畝地生,蝮蛇食其根,謬矣。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