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測壓儀器
· 灌注式或固態(tài)導管
· 如使用灌注式導管:
(a)毛細管氣壓灌注系統(tǒng)
(b)氮氣瓶
(c)滅菌無氣蒸餾水
(d)壓力傳感器及電纜
· 多通道記錄儀,如Polygraf測壓儀
· 計算機,打印機及分析軟件
· 插管用附屬材料。
檢查步驟
1 根據(jù)使用手冊對測壓儀進行定標。
2 經鼻腔插管(見7.6)
3 將檢測LES壓力(LESP)的所有通道(流出口或感受器)均插至胃內。
4當測壓通道進入胃內后,即可見壓力隨呼吸變化小幅度波動。吸氣時,壓力升高。
5囑患者深吸氣,吸氣時壓力上升,即證實導管在胃內。如導管位置不正確,少許向外牽拉導管,然后再緩慢將其插入胃內(圖8.4)。
6設定胃內基線。例如:將胃內平均壓力設為參考基線(計為0)。隨呼吸變化而波動的胃壓力波,其基線可設定在波的基底部(呼氣末),亦可設定在壓力波的波動中點(呼吸中點)。
7 用定點或分段牽拉法(SPT)檢測LES壓力,每次外拉測壓導管0.5或1.0cm,使每一個通道均通過LES,每點檢測至少10個呼吸波動。
8當測壓導管的近端壓力記錄通道接近膈角時,LES呼吸波動立刻增加。當記錄通道一進入LES,壓力波基底部即升高,此處為一高壓區(qū)(圖8.5)。此時,記錄測壓通道至鼻孔的位置(記錄導管上刻度;以cm為單位)。
圖8.4 所有通道均在胃內時的壓力曲線。吸氣時壓力升高,即可確定導管已進入胃內。游標批示吸氣末。
圖8.5 用定點牽拉法檢測LES壓力。紅色水平線為呼氣末胃內壓基線。游標處提示壓力升至基線以上,此處為LES起點。
9 測壓通道進入LES高壓區(qū)后,應檢測吞咽后的LES松弛功能(吞咽可使壓力降回胃基線)。如干咽后LES壓力未降至胃內壓基線,則吞咽溫水(用注射器向患者口腔內注入5~10ml溫水)檢測。LES的松弛證明測壓通道已位于LES中。
10 測壓通道位于腹段LES時,吸氣時壓力升高。外拉導管,當測壓通道進入胸段后,吸氣時壓力下降。
吸氣時壓力由正變負的位置,則為呼吸反轉點(RIP)。當測壓通道正好位于呼吸反轉點時,常隨呼吸壓力出現(xiàn)雙相波動。因此,此處的壓力反轉點(PIP)也可當作RIP(圖8.6)。
11 當近端記錄通道離開LES高壓區(qū)進入食管時,基礎壓力(食管內壓)降至胃內壓基線以下,該壓力下降點即為LES近端(上端)。此時,記錄鼻腔至測壓通道的距離(以cm為單位)(圖8.7及8.8)。
圖8.6 游標顯示呼吸反轉點(RIP)。該點在吸氣時,可見壓力由正變負。
圖8.7 用定點牽拉法檢測LES壓力,游標指示記錄通道剛離開LES高壓區(qū)進入食管。黃色水平線表示吸氣末食管內壓。注意:食管內壓基線低于胃內壓基線。
圖8.8 用定點牽拉法檢查胃內壓,LES壓力及食管內壓。
《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所以主張溫補。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測壓儀器
· 灌注式或固態(tài)導管
· 如使用灌注式導管:
(a)毛細管氣壓灌注系統(tǒng)
(b)氮氣瓶
(c)滅菌無氣蒸餾水
(d)壓力傳感器及電纜
· 多通道記錄儀,如Polygraf測壓儀
· 計算機,打印機及分析軟件
· 插管用附屬材料。
檢查步驟
1 根據(jù)使用手冊對測壓儀進行定標。
2 經鼻腔插管(見7.6)
3 將檢測LES壓力(LESP)的所有通道(流出口或感受器)均插至胃內。
4當測壓通道進入胃內后,即可見壓力隨呼吸變化小幅度波動。吸氣時,壓力升高。
5囑患者深吸氣,吸氣時壓力上升,即證實導管在胃內。如導管位置不正確,少許向外牽拉導管,然后再緩慢將其插入胃內(圖8.4)。
6設定胃內基線。例如:將胃內平均壓力設為參考基線(計為0)。隨呼吸變化而波動的胃壓力波,其基線可設定在波的基底部(呼氣末),亦可設定在壓力波的波動中點(呼吸中點)。
7 用定點或分段牽拉法(SPT)檢測LES壓力,每次外拉測壓導管0.5或1.0cm,使每一個通道均通過LES,每點檢測至少10個呼吸波動。
8當測壓導管的近端壓力記錄通道接近膈角時,LES呼吸波動立刻增加。當記錄通道一進入LES,壓力波基底部即升高,此處為一高壓區(qū)(圖8.5)。此時,記錄測壓通道至鼻孔的位置(記錄導管上刻度;以cm為單位)。
圖8.4 所有通道均在胃內時的壓力曲線。吸氣時壓力升高,即可確定導管已進入胃內。游標批示吸氣末。
圖8.5 用定點牽拉法檢測LES壓力。紅色水平線為呼氣末胃內壓基線。游標處提示壓力升至基線以上,此處為LES起點。
9 測壓通道進入LES高壓區(qū)后,應檢測吞咽后的LES松弛功能(吞咽可使壓力降回胃基線)。如干咽后LES壓力未降至胃內壓基線,則吞咽溫水(用注射器向患者口腔內注入5~10ml溫水)檢測。LES的松弛證明測壓通道已位于LES中。
10 測壓通道位于腹段LES時,吸氣時壓力升高。外拉導管,當測壓通道進入胸段后,吸氣時壓力下降。
吸氣時壓力由正變負的位置,則為呼吸反轉點(RIP)。當測壓通道正好位于呼吸反轉點時,常隨呼吸壓力出現(xiàn)雙相波動。因此,此處的壓力反轉點(PIP)也可當作RIP(圖8.6)。
11 當近端記錄通道離開LES高壓區(qū)進入食管時,基礎壓力(食管內壓)降至胃內壓基線以下,該壓力下降點即為LES近端(上端)。此時,記錄鼻腔至測壓通道的距離(以cm為單位)(圖8.7及8.8)。
圖8.6 游標顯示呼吸反轉點(RIP)。該點在吸氣時,可見壓力由正變負。
圖8.7 用定點牽拉法檢測LES壓力,游標指示記錄通道剛離開LES高壓區(qū)進入食管。黃色水平線表示吸氣末食管內壓。注意:食管內壓基線低于胃內壓基線。
圖8.8 用定點牽拉法檢查胃內壓,LES壓力及食管內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