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心臟位于胸腔的正中偏左,上與大血管相連,下面位于橫膈上,兩側(cè)緊靠肺臟,表面邊緣部為肺組織所遮蓋。心臟由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所組成,右心室位于心臟的前表面,左心室組成心臟的左表面、膈面及前表面的一部分。左心室的右下方稱心尖,右心房組成心臟的右面表面及右后表面的一部分,左心房組成心臟的左下方稱心尖。右心房組成心臟的右前表面及右后表面的一部分,左心房組成心臟的左后表面及左前表面的一小部分。
心臟檢查時(shí),應(yīng)根據(jù)病情,讓病人采取平位、半 位或坐位。病人兩肢自然平放或下垂于軀干的兩側(cè),身體勿左右傾斜以免影響心臟的位置。
《醫(yī)貫》(公元 1687 年)明.趙獻(xiàn)可(養(yǎng)葵)著。六卷。發(fā)明《薛立齋醫(yī)案》之說,以命門真火、真水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論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樁怍《醫(yī)貫貶》予以批評(píng)。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心臟位于胸腔的正中偏左,上與大血管相連,下面位于橫膈上,兩側(cè)緊靠肺臟,表面邊緣部為肺組織所遮蓋。心臟由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所組成,右心室位于心臟的前表面,左心室組成心臟的左表面、膈面及前表面的一部分。左心室的右下方稱心尖,右心房組成心臟的右面表面及右后表面的一部分,左心房組成心臟的左下方稱心尖。右心房組成心臟的右前表面及右后表面的一部分,左心房組成心臟的左后表面及左前表面的一小部分。
心臟檢查時(shí),應(yīng)根據(jù)病情,讓病人采取平位、半 位或坐位。病人兩肢自然平放或下垂于軀干的兩側(cè),身體勿左右傾斜以免影響心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