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溫?zé)嵴摗?論濕邪

    且吾吳濕邪害人最多。如面色白者,須要顧其陽氣,濕勝則陽微也。如法應(yīng)清涼,用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過涼,蓋恐濕熱一去,陽亦衰微也。面色蒼者,須要顧其津液,清涼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熱減身寒者,不可便云虛寒而投補劑,恐爐煙雖熄,灰中有火也,須細察精詳,方少少與之,慎不可漫然而進也。

    又有酒客里濕素盛,外邪入里,與之相摶。在陽旺之軀,胃濕恒多;在陰盛之體,脾濕亦不少。然其化熱則一。熱病救陰猶易,通陽最難。救陰不在補血而在養(yǎng)津與測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較之雜證,有不同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