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望診遵經(jīng)》 診鼻望法提綱

    作者: 汪宏

    天地氤氳.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五官先生鼻.五臟先成精.精乃一身之本.頭為五體之尊.是以雷公問道.黃帝傳經(jīng).五色獨決于明堂.四診先觀其天牝.蓋鼻者.形之始也.氣之門戶也.呼吸之間.通乎天地.貫乎經(jīng)絡(luò).五臟六腑.無不畢達.四體百?。疅o不周遍者也.分其部位.則臟腑六部之提綱是已.辨其氣色.則陰陽十法之提綱是已.其相乘之理.合之部位可推也.其相應(yīng)之理.合之氣色可推也.肝青、心赤、脾黃、肺白、腎黑.與夫聲音臭味情志脈?。酂o有不可推者.凡諸望法.皆當比例以相參也.金匱要略云.鼻頭色青腹中痛.若冷者死.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shè)微赤非時者死.是宜以四時參之.以十法辨之矣.第色雖當辨.形亦宜分.望之之法.又有提綱焉.蓋鼻者.肺之合也.鼻大者.臟氣有余.鼻小者.臟氣不足.腫起者.邪氣盛.陷下者.正氣衰.鼻煽張者肺虛.鼻仰息者肺實.鼻枯槁者.寒熱之證.鼻蝕爛者.疳瘡之形.鼻竅干燥者.陽明之經(jīng)?。侵缐恼撸O風(fēng)之敗癥.鼻下紅腫如瘡者.腹中有蟲之疳病.鼻流濁涕者.外受風(fēng)熱.鼻流清涕者.外感風(fēng)寒.鼻淵者.腦中熱.故涕下滲.鼻衄者.陽絡(luò)傷.故血外溢.鼻生 肉謂之 .鼻生粉刺謂之 .此皆鼻形之望法也.析而言之.合而觀之.察五官.參四診.變在其中矣.至于骨部起者壽.骨部陷者夭.故鼻準貴乎豐隆焉.他如氣之粗細.息之疾徐.嚏之有無.竅之通塞.當詳各門.容后續(xù)述.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冷廬醫(yī)話》(公元 1897 年)清.陸以湉(定圃)著。五卷。卷一論“醫(yī)范”“醫(yī)鑒”“慎疾”“保生”“求醫(yī)”“診法”“ 用藥”;卷二論古人今人,古書今書;卷三、四、五論病,推究每證的虛實原委,指出醫(yī)家的利弊。近人從陸氏《冷廬雜識》中摘出其論醫(yī)語作為補編 。

    作者:
  • 作者:
    凌曉五
  • 作者:
    不詳
  • 作者: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現(xiàn)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shù)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作者:
    龔慶宣
  • 作者:
    張振鑒
  •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