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腎虛上攻耳內(nèi)生瘡,虛鳴及聾者。
磁石(一兩,燒赤,醋淬十遍,細研,水飛過) 附子(一兩,炮制,去皮臍) 巴戟(一兩 川椒一兩,去目,及開口者,微炒去汗)
上四味,搗羅為末,每服用 豬石子一個,去筋膜,細切,蔥白薤白各一分,細切,入藥末一錢,鹽一字,攪和令勻,以十重濕紙裹,于 灰內(nèi)燒熟,空心,細嚼,酒解,粥下,十日內(nèi)見效。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公元 1694 年)清.汪昂(讱庵)著。四卷。 選擇臨床常用藥 460 種,以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論述扼要。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腎虛上攻耳內(nèi)生瘡,虛鳴及聾者。
磁石(一兩,燒赤,醋淬十遍,細研,水飛過) 附子(一兩,炮制,去皮臍) 巴戟(一兩 川椒一兩,去目,及開口者,微炒去汗)
上四味,搗羅為末,每服用 豬石子一個,去筋膜,細切,蔥白薤白各一分,細切,入藥末一錢,鹽一字,攪和令勻,以十重濕紙裹,于 灰內(nèi)燒熟,空心,細嚼,酒解,粥下,十日內(nèi)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