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夫疔瘡者,皆由臟腑積受熱毒邪風(fēng),相搏于經(jīng)絡(luò)之間,以致氣血凝滯,注于毛孔手足頭面,各隨五臟部分而發(fā)也。其形如粟米,或疼或癢,以致遍身麻木,頭眩寒熱,時生嘔逆,甚則四肢沉重,心悸眼花。蓋疔腫初發(fā)時,突起如釘蓋,故謂之疔。疔瘡含蓄毒瓦斯,突出寸許,痛癢異常,一二日間害人甚速,是猶在癰疽之上也。《內(nèi)經(jīng)》以白疔發(fā)于右鼻,赤疔發(fā)于舌根,黃疔發(fā)于口唇,黑疔發(fā)于耳前,青疔發(fā)于目下,蓋取五色之應(yīng)五臟,各有所屬部位而已。然或肩或腰或足,發(fā)無定處;如在手足頭面骨節(jié)間者最急,其余猶可緩也。《千金方》論疔瘡有十三種∶一曰麻子疔。其狀肉起頭如黍米,色稍黑,四邊微赤多癢。忌食麻子油,衣麻衣并入麻田中行。二曰石疔。其狀皮肉相連,色如黑豆,甚硬,刺之不入,肉微痛。
忌瓦礫磚石之屬。三曰雄疔。其狀 起,頭黑靨,四畔仰, 漿起,有水出色黃,大如錢孔形高者。忌房室。四曰雌疔。其狀瘡稍黃,向里靨,亦似灸瘡,四面 漿起,心凹色赤如錢孔者。忌房室。五曰火疔。其狀如燙火燒灼,瘡頭黑靨,四邊有煙漿,又如赤粟米者。忌火燒烙。六曰爛疔。其狀色稍黑有白斑,瘡中潰有膿水流出,瘡形大小如匙面者。忌沸熱食爛物。七曰三十六疔。其狀頭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起赤色,今日生一,明日生二及至十。若滿三十六,藥所不能治,未滿三十六可治。忌嗔怒蓄積愁恨。八曰蛇眼疔。其狀瘡頭黑皮浮生,形如小豆,狀似蛇眼大體硬。忌惡眼人看并嫉妒人見,忌毒藥。九曰鹽膚疔。其狀大如匙面,四邊皆赤,有黑粟粒起。大忌食鹽。十曰水洗疔。其狀大如錢,形如錢孔,瘡頭白里黑靨,汁出中硬。忌飲漿水,水洗,渡河。十一曰刃 疔。其狀闊狹如薤葉大,長一寸,左側(cè)肉黑如燒烙。忌刺及刀 切割,鐵刃所傷可以藥治,不可亂攻。十二曰浮漚疔。其狀瘡體圓曲,少許不合長而狹如薤葉大,內(nèi)黃外黑,黑處刺之不痛,黃處刺之痛。十三曰牛狗疔,其狀肉色 起掐不破。以上疔瘡十三種,初起瘡心先癢后痛,先寒后熱。熱定則寒多,四肢沉重,心驚眼花,若大重者則嘔逆,嘔逆者難治。其麻子疔一種,始末惟癢,初錄忌者,不得觸犯,觸犯者發(fā)作難治療。其浮漚疔、牛狗疔兩種無所禁忌,縱不療亦不能殺人。其狀寒熱與諸疔不同,皆宜將護(hù)。根據(jù)法治療其諸疔,或脊強(qiáng)瘡?fù)礃O甚不可忍者,是觸犯禁忌也。又有所謂紅絲疔,魚臍疔之類,其名甚多。其紅絲疔者,或生手足間,有紅絲一條,急宜用針刺斷,不然其絲入心,必難治矣。魚臍疔者其狀有似魚臍也。凡療疔瘡,皆宜刺瘡中心至痛處,又刺四邊十余下,令血出,去惡血敷藥,藥力得入針孔中則佳。若不達(dá)里,藥力不到,又看口中頰邊,舌上有赤黑如珠子者是也。諸疔名目雖多,其治略同,初起宜以針刺出毒血,將蟾酥丸或回疔錠子之類從針孔 入之,上用膏藥貼之,仍服飛龍奪命丹發(fā)汗,及五香連翹漏蘆湯之類并清心之劑。蓋諸瘡皆屬心火,心火清則毒瓦斯消散而易愈矣。
追毒丹
取黃去疔頭,追膿毒立效。
蟾酥(一錢,干用酒化) 蜈蚣(酒浸,炙干黃) 砂(一錢) 白丁香(一錢,無此味加巴豆) 巴豆(七粒,去殼,不去油) 雄黃(二錢) 輕粉(一錢) 朱砂(二錢,為衣)
上總為細(xì)末,面調(diào)水為丸,如丸不就,用酒打面糊為丸如麥大,兩頭尖,入于針破口內(nèi),用水沉膏貼之,后用膏藥及生肌藥追出膿血毒物。又如有黑陷漏瘡者,四圍死敗肉不去不生肌者,不可治也。亦用此藥追毒去死肌敗肉,生新肉,愈矣。小者用一粒,大者加用之。
病輕者不必用針,只以手指甲爬動于瘡頭頂上安此藥,水沉膏貼之。其瘡實時紅腫為度,去其敗肉為妙,用之神效立驗。
水沉膏
將白芨末放在盞內(nèi),用水沉下去,用紙貼之。如用膏,不可用生肌藥。凡用拈點之藥,用此膏圍貼則不傷好肉。
追疔奪命湯
秘方速效,能內(nèi)消腫。
羌活 獨活 青皮(多用) 防風(fēng)(多用) 黃連 赤芍藥 細(xì)辛 甘草 蟬蛻 僵蠶 腳連(即雞爪黃連,各等分) 加河車 澤蘭 金銀花 有膿加何首烏 白芷 要利加青木香大黃 梔子 牽牛 在腳加木瓜(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錢,先將一服加澤蘭(少用葉)、金銀花各一兩,生姜十片,同藥擂爛,酒旋之熱服。不吃酒者水煎為妙,然后用酒水各一盞半,生姜十片煎,至熱服,汗出為度。病退減后,再加大黃二錢,煎,至熱服,再以利一二次,去余毒為妙。此方以藥味觀之,甚若不切,然效速于神驗,萬無一失,屢用屢效。如有別證再出,宜隨證加減,治之速效。若心煩嘔吐,加甘草節(jié)(一錢),豆粉(酸漿水下);嘔逆惡心,加乳香、豆粉(甘草湯下)。
飛龍奪命丹
專治疔瘡發(fā)背,腦疽乳癰疽,附骨疽,一切無頭腫毒惡瘡,服之便有頭,不痛者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此乃惡證藥中至寶,病危者服之立可矣,萬無一失。此乃家傳之秘方,一生受用,不敢輕泄,神速之驗,即愈立效。
蟾酥(二錢,干者酒化) 血竭(一錢) 乳香(二錢) 沒藥(二錢) 雄黃(三錢) 輕粉(半錢) 膽礬(一錢) 麝香(半錢) 銅綠(二錢) 寒水石(一錢) 朱砂(二錢,為衣) 海羊(二十個。即蝸牛是也) 腦子(半錢,無亦可) 天龍(一條,酒炙黃,去頭足。即蜈蚣是)
上為細(xì)末,先將海羊連殼研為泥,和前藥為丸如綠豆大。如丸不就,入酒打面糊丸。每服二丸,先用蔥白三寸,令病患嚼爛,吐于手心,男左女右,將藥丸裹在蔥白內(nèi),用無灰熱酒三四盞送下,于避風(fēng)處以衣蓋覆之,約人行五里之久,再用熱酒數(shù)杯以助藥力,發(fā)熱、大汗出為度矣。
初覺二丸即消,如汗不出重者,再服二丸,汗出即效,三五日病重者再進(jìn)二丸即愈。如疔瘡走黃,過心者難治之,汗出冷者亦死矣。如病患不能嚼蔥,擂碎裹藥丸在內(nèi),熱酒送下。瘡在上食后服,瘡在下食前服。服此藥后忌冷水、黃瓜、茄子、油、豬、雞、魚、肉、濕面,一切發(fā)風(fēng)發(fā)瘡毒類之物不可食之,又忌婦人洗換、狐臭。百發(fā)百中,此藥活人甚多矣。
拔黃藥
用蟾酥、飛羅面為丸,如梧桐子大,可將一丸放在面前舌下,實時黃出。
百二散
(又名護(hù)心散)
治發(fā)疔瘡煩躁,手足不住發(fā)狂者,急宜服之。
甘草節(jié) 綠豆粉 朱砂(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三錢,熟水調(diào)下。
蟾酥膏
治疔瘡。
上取蟾酥,以白面黃丹搜作劑,丸如麥顆狀。用指甲抓動瘡上插入,重者針破瘡頭,以一粒納之,仍以水沉膏貼之。
回瘡錠子
治疔瘡大效。
草烏頭(一兩) 蟾酥(七粒) 巴豆(七個,去皮) 麝香(一字)
上為細(xì)末,面糊和就,捻作錠子。如有惡瘡?fù)葛郏煌礋o血者,用針深刺至痛處有血出,從此錠子 之,上用膏藥貼之,疔瘡四畔 之,其疔三二日自然拔出。此藥最宜緊用此證,大抵與傷寒頗類,其中亦有可針 砭射出血者,亦有久而敗爛出膿者,其間變異百端,不可不慎也。
內(nèi)托連翹散
疔瘡出時,皮色不變及不疼痛,按搖不動,身發(fā)寒熱,便是此瘡。有水疔,魚臍疔,紫燕疔,火疔諸般疔瘡,如瘡黃,于黃上用針刺,仍服內(nèi)托散,自然消散。
連翹 白芷 生地黃 赤芍藥(各一兩) 大黃(去皮) 黃梔(去頂?shù)伲?薄荷葉(各七錢)樸硝(二兩) 黃芩(去心,半兩) 甘草(一兩半)
上為粗末,每服一兩,水一碗,燈心竹葉煎七分。其人喘,加人參少許,大病只三四服愈。如服了心煩嘔,用不二散止之。
不二散
甘草(半兩) 綠豆粉(一兩)
上為末,分作二服,酸齏水下。
破棺丹
治疔黃走胤不止。
當(dāng)歸 赤芍藥 山梔子 牽牛(以上各二兩半) 連翹 牡蠣 金銀花 紫花地?。ǜ饕粌砂耄?京三棱 甘草(各二兩) 加大黃(三兩半)
上為細(xì)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前用童子小便化開服。忌飲酒及生冷硬物
返魂丹
治十三種疔瘡。
朱砂 膽礬(各一兩半) 血竭 銅綠 蝸牛(生用,各一兩) 雄黃 白礬(枯,各二兩)沒藥 蟾酥(各半兩) 麝香(少許) 輕粉(一錢)
上將蝸牛、蟾酥研爛,余藥研為細(xì)末,同研和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令病患先嚼蔥白三寸吐在手心內(nèi),將藥丸裹在蔥內(nèi),用熱酒一盞吞下。如重車行□里許,有膿出即瘥。如不能嚼,將蔥研爛裹藥服之,極有效驗。
立馬回疔丹
治疔瘡走胤不止。
金腳信 蟾酥 血竭 朱砂 沒藥(以上各半錢) 輕粉 龍腦 麝香(以上各一字)
上為細(xì)末,用生草烏頭汁和,作錠如麥子大。用時將瘡頂刺破,將藥一錠放瘡口內(nèi),第二日瘡腫是效。
治疔走了黃,打滾將死者
牡蠣 大黃 山梔子 金銀花 木通 連翹 牛蒡子 地骨皮 乳香 沒藥 皂角刺
上各等分銼碎,每服半兩。氣壯者加樸硝。用水一碗,酒半碗煎。一服定愈,救命仙方
芫花根膏
治魚臍疔瘡,又治不瘥者。
芫花根(二兩) 黑豆(三合) 豬牙皂角(五挺) 白礬(三兩, ,研細(xì))
上用醋一斗,將前三味先浸三日,于釜中以火煎至二升,去渣。卻入鐺中煎至一升,入白礬末攪令勻,去火成膏。但是魚臍疔惡瘡,攤于帛上貼,日二易之。
回瘡蟾酥錠子
治疔瘡毒瓦斯攻心欲死。以針刺其瘡向心行處,但覺痛有血處下錠子。若屢刺至心側(cè)近,皆不痛無血者,急針百會穴。痛有血者下錠子。若無血,以親人熱血代之猶活三四。況瘡初發(fā),無有不效。大抵疔瘡生于四肢及胸背頭項骨節(jié)間,唯胸背頭項最急,初生痛癢不常,中陷如釘,蓋撼之有根,壯熱惡心是也。
天南星 款冬花 巴豆仁 黃丹 白信(以上各一錢) 獨活(五分) 斑蝥(去頭足,十
上為極細(xì)末,用新蟾酥和藥如黍米大,捻作錠子。每遇疔瘡先以針刺其瘡,必不知痛,有血出者下錠子。如覺痛,不須再用。若更不知痛,再隨瘡所行處迎奪刺之,至有血知痛即止。其原瘡亦覺疼痛,以膏藥貼之,膿出自瘥。用錠子法度,以銀作細(xì)筒子一個,藥長三寸許,隨針下至瘡?fù)刺帲瑥?fù)以細(xì)銀絲子納藥于筒內(nèi),推至痛處。
麝香蟾酥丸
治一切癰疽發(fā)背,疔瘡內(nèi)毒,如未破用針刺破,捻藥在內(nèi),膏藥貼之,其瘡即潰。
蟾酥(五分) 人言(一錢) 雄黃(一錢) 巴豆(十個,去皮油) 輕粉(五分) 乳香(五分) 麝香(少許) 寒水石(三錢)
上為細(xì)末,滴水為丸作錠子如小麥粒大。量瘡大小用之,寒食面糊為丸。
鐵粉散
專治冷疔瘡經(jīng)久不效,用此藥大妙。
多年生鐵(三錢,炒過) 松脂(一錢) 黃丹(五分) 輕粉(五分) 麝香(少許)
上為細(xì)末,用清油調(diào)涂瘡口立效。
鐵罐膏
治一切惡瘡內(nèi)毒,此藥止痛追死肉。
桑柴灰 蕎麥柴灰 鍛石(各一碗) 炭灰(少許)
上用瓦罐一個,底旁鉆穴一個塞住。將前項灰填在內(nèi),用水注滿,濃紙封固一伏時。用蘆筒插在罐孔內(nèi)淋之,盡其水,不用灰罐。將淋灰水于鍋內(nèi)慢火熬,用鐵片續(xù)續(xù)攪,休教爆定鍋。稀稠滴在水內(nèi)不散為度。用鐵罐子盛之封了口?;蛴兄T般瘡及腸風(fēng)痔 ,量瘡用之妙
五圣散
皂角針(二兩) 栝蔞(一個) 大黃 金銀花 生姜 甘草(各一兩)
上 咀,用好酒二升,同煎至八分,去渣,不拘時溫服。
滴滴金
砂 輕粉 人言 雄黃 朱砂(各一錢) 麝香(少許)
上為細(xì)末,每用些少,先以針刺開瘡頭貼藥,黃水出效。
走馬赴筵丹
沒藥 乳香 硼砂 砂 雄黃 輕粉(以上各三錢) 片腦(一分) 麝香(少許)
上為細(xì)末,蟾酥汁和為丸,如黃米大。每服一丸,溫酒送下。
奪命返魂散
治一切疔瘡,憎寒發(fā)熱,昏悶不語,腫遍皮膚,不思飲食并皆治之。
大黃 連翹 山梔子(各二錢,俱為末) 巴豆 杏仁(各二錢,麩皮與豆同炒黑色,研為極細(xì)末) 牽牛(頭末) 苦丁香(各一錢) 人言(五錢,用大蒜五個去心,填人言同燒過性,研為細(xì)末)
上為細(xì)末,研勻,每服半錢,病重者服一錢,用新汲井華水調(diào)下,一服見效。如病重?zé)o脈者,吃下藥一頓飯時,吐了藥便醫(yī)不得,吐不了藥即活。
四圣旋疔散
治疔瘡生于四肢,其勢微者。先以好醋調(diào)藥涂上,以紙封之;次服內(nèi)托里之藥,其疔自旋出根。
巴豆仁(五分) 白僵蠶 輕粉 砂(以上各二錢半)
上為細(xì)末,醋調(diào)用之。
《銀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題唐.孫思邈著。二卷。論眼科諸證甚為明晰,治療也不偏于補(bǔ)瀉寒溫。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夫疔瘡者,皆由臟腑積受熱毒邪風(fēng),相搏于經(jīng)絡(luò)之間,以致氣血凝滯,注于毛孔手足頭面,各隨五臟部分而發(fā)也。其形如粟米,或疼或癢,以致遍身麻木,頭眩寒熱,時生嘔逆,甚則四肢沉重,心悸眼花。蓋疔腫初發(fā)時,突起如釘蓋,故謂之疔。疔瘡含蓄毒瓦斯,突出寸許,痛癢異常,一二日間害人甚速,是猶在癰疽之上也。《內(nèi)經(jīng)》以白疔發(fā)于右鼻,赤疔發(fā)于舌根,黃疔發(fā)于口唇,黑疔發(fā)于耳前,青疔發(fā)于目下,蓋取五色之應(yīng)五臟,各有所屬部位而已。然或肩或腰或足,發(fā)無定處;如在手足頭面骨節(jié)間者最急,其余猶可緩也。《千金方》論疔瘡有十三種∶一曰麻子疔。其狀肉起頭如黍米,色稍黑,四邊微赤多癢。忌食麻子油,衣麻衣并入麻田中行。二曰石疔。其狀皮肉相連,色如黑豆,甚硬,刺之不入,肉微痛。
忌瓦礫磚石之屬。三曰雄疔。其狀 起,頭黑靨,四畔仰, 漿起,有水出色黃,大如錢孔形高者。忌房室。四曰雌疔。其狀瘡稍黃,向里靨,亦似灸瘡,四面 漿起,心凹色赤如錢孔者。忌房室。五曰火疔。其狀如燙火燒灼,瘡頭黑靨,四邊有煙漿,又如赤粟米者。忌火燒烙。六曰爛疔。其狀色稍黑有白斑,瘡中潰有膿水流出,瘡形大小如匙面者。忌沸熱食爛物。七曰三十六疔。其狀頭黑浮起,形如黑豆,四畔起赤色,今日生一,明日生二及至十。若滿三十六,藥所不能治,未滿三十六可治。忌嗔怒蓄積愁恨。八曰蛇眼疔。其狀瘡頭黑皮浮生,形如小豆,狀似蛇眼大體硬。忌惡眼人看并嫉妒人見,忌毒藥。九曰鹽膚疔。其狀大如匙面,四邊皆赤,有黑粟粒起。大忌食鹽。十曰水洗疔。其狀大如錢,形如錢孔,瘡頭白里黑靨,汁出中硬。忌飲漿水,水洗,渡河。十一曰刃 疔。其狀闊狹如薤葉大,長一寸,左側(cè)肉黑如燒烙。忌刺及刀 切割,鐵刃所傷可以藥治,不可亂攻。十二曰浮漚疔。其狀瘡體圓曲,少許不合長而狹如薤葉大,內(nèi)黃外黑,黑處刺之不痛,黃處刺之痛。十三曰牛狗疔,其狀肉色 起掐不破。以上疔瘡十三種,初起瘡心先癢后痛,先寒后熱。熱定則寒多,四肢沉重,心驚眼花,若大重者則嘔逆,嘔逆者難治。其麻子疔一種,始末惟癢,初錄忌者,不得觸犯,觸犯者發(fā)作難治療。其浮漚疔、牛狗疔兩種無所禁忌,縱不療亦不能殺人。其狀寒熱與諸疔不同,皆宜將護(hù)。根據(jù)法治療其諸疔,或脊強(qiáng)瘡?fù)礃O甚不可忍者,是觸犯禁忌也。又有所謂紅絲疔,魚臍疔之類,其名甚多。其紅絲疔者,或生手足間,有紅絲一條,急宜用針刺斷,不然其絲入心,必難治矣。魚臍疔者其狀有似魚臍也。凡療疔瘡,皆宜刺瘡中心至痛處,又刺四邊十余下,令血出,去惡血敷藥,藥力得入針孔中則佳。若不達(dá)里,藥力不到,又看口中頰邊,舌上有赤黑如珠子者是也。諸疔名目雖多,其治略同,初起宜以針刺出毒血,將蟾酥丸或回疔錠子之類從針孔 入之,上用膏藥貼之,仍服飛龍奪命丹發(fā)汗,及五香連翹漏蘆湯之類并清心之劑。蓋諸瘡皆屬心火,心火清則毒瓦斯消散而易愈矣。
追毒丹
取黃去疔頭,追膿毒立效。
蟾酥(一錢,干用酒化) 蜈蚣(酒浸,炙干黃) 砂(一錢) 白丁香(一錢,無此味加巴豆) 巴豆(七粒,去殼,不去油) 雄黃(二錢) 輕粉(一錢) 朱砂(二錢,為衣)
上總為細(xì)末,面調(diào)水為丸,如丸不就,用酒打面糊為丸如麥大,兩頭尖,入于針破口內(nèi),用水沉膏貼之,后用膏藥及生肌藥追出膿血毒物。又如有黑陷漏瘡者,四圍死敗肉不去不生肌者,不可治也。亦用此藥追毒去死肌敗肉,生新肉,愈矣。小者用一粒,大者加用之。
病輕者不必用針,只以手指甲爬動于瘡頭頂上安此藥,水沉膏貼之。其瘡實時紅腫為度,去其敗肉為妙,用之神效立驗。
水沉膏
將白芨末放在盞內(nèi),用水沉下去,用紙貼之。如用膏,不可用生肌藥。凡用拈點之藥,用此膏圍貼則不傷好肉。
追疔奪命湯
秘方速效,能內(nèi)消腫。
羌活 獨活 青皮(多用) 防風(fēng)(多用) 黃連 赤芍藥 細(xì)辛 甘草 蟬蛻 僵蠶 腳連(即雞爪黃連,各等分) 加河車 澤蘭 金銀花 有膿加何首烏 白芷 要利加青木香大黃 梔子 牽牛 在腳加木瓜(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錢,先將一服加澤蘭(少用葉)、金銀花各一兩,生姜十片,同藥擂爛,酒旋之熱服。不吃酒者水煎為妙,然后用酒水各一盞半,生姜十片煎,至熱服,汗出為度。病退減后,再加大黃二錢,煎,至熱服,再以利一二次,去余毒為妙。此方以藥味觀之,甚若不切,然效速于神驗,萬無一失,屢用屢效。如有別證再出,宜隨證加減,治之速效。若心煩嘔吐,加甘草節(jié)(一錢),豆粉(酸漿水下);嘔逆惡心,加乳香、豆粉(甘草湯下)。
飛龍奪命丹
專治疔瘡發(fā)背,腦疽乳癰疽,附骨疽,一切無頭腫毒惡瘡,服之便有頭,不痛者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此乃惡證藥中至寶,病危者服之立可矣,萬無一失。此乃家傳之秘方,一生受用,不敢輕泄,神速之驗,即愈立效。
蟾酥(二錢,干者酒化) 血竭(一錢) 乳香(二錢) 沒藥(二錢) 雄黃(三錢) 輕粉(半錢) 膽礬(一錢) 麝香(半錢) 銅綠(二錢) 寒水石(一錢) 朱砂(二錢,為衣) 海羊(二十個。即蝸牛是也) 腦子(半錢,無亦可) 天龍(一條,酒炙黃,去頭足。即蜈蚣是)
上為細(xì)末,先將海羊連殼研為泥,和前藥為丸如綠豆大。如丸不就,入酒打面糊丸。每服二丸,先用蔥白三寸,令病患嚼爛,吐于手心,男左女右,將藥丸裹在蔥白內(nèi),用無灰熱酒三四盞送下,于避風(fēng)處以衣蓋覆之,約人行五里之久,再用熱酒數(shù)杯以助藥力,發(fā)熱、大汗出為度矣。
初覺二丸即消,如汗不出重者,再服二丸,汗出即效,三五日病重者再進(jìn)二丸即愈。如疔瘡走黃,過心者難治之,汗出冷者亦死矣。如病患不能嚼蔥,擂碎裹藥丸在內(nèi),熱酒送下。瘡在上食后服,瘡在下食前服。服此藥后忌冷水、黃瓜、茄子、油、豬、雞、魚、肉、濕面,一切發(fā)風(fēng)發(fā)瘡毒類之物不可食之,又忌婦人洗換、狐臭。百發(fā)百中,此藥活人甚多矣。
拔黃藥
用蟾酥、飛羅面為丸,如梧桐子大,可將一丸放在面前舌下,實時黃出。
百二散
(又名護(hù)心散)
治發(fā)疔瘡煩躁,手足不住發(fā)狂者,急宜服之。
甘草節(jié) 綠豆粉 朱砂(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每服三錢,熟水調(diào)下。
蟾酥膏
治疔瘡。
上取蟾酥,以白面黃丹搜作劑,丸如麥顆狀。用指甲抓動瘡上插入,重者針破瘡頭,以一粒納之,仍以水沉膏貼之。
回瘡錠子
治疔瘡大效。
草烏頭(一兩) 蟾酥(七粒) 巴豆(七個,去皮) 麝香(一字)
上為細(xì)末,面糊和就,捻作錠子。如有惡瘡?fù)葛郏煌礋o血者,用針深刺至痛處有血出,從此錠子 之,上用膏藥貼之,疔瘡四畔 之,其疔三二日自然拔出。此藥最宜緊用此證,大抵與傷寒頗類,其中亦有可針 砭射出血者,亦有久而敗爛出膿者,其間變異百端,不可不慎也。
內(nèi)托連翹散
疔瘡出時,皮色不變及不疼痛,按搖不動,身發(fā)寒熱,便是此瘡。有水疔,魚臍疔,紫燕疔,火疔諸般疔瘡,如瘡黃,于黃上用針刺,仍服內(nèi)托散,自然消散。
連翹 白芷 生地黃 赤芍藥(各一兩) 大黃(去皮) 黃梔(去頂?shù)伲?薄荷葉(各七錢)樸硝(二兩) 黃芩(去心,半兩) 甘草(一兩半)
上為粗末,每服一兩,水一碗,燈心竹葉煎七分。其人喘,加人參少許,大病只三四服愈。如服了心煩嘔,用不二散止之。
不二散
甘草(半兩) 綠豆粉(一兩)
上為末,分作二服,酸齏水下。
破棺丹
治疔黃走胤不止。
當(dāng)歸 赤芍藥 山梔子 牽牛(以上各二兩半) 連翹 牡蠣 金銀花 紫花地?。ǜ饕粌砂耄?京三棱 甘草(各二兩) 加大黃(三兩半)
上為細(xì)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前用童子小便化開服。忌飲酒及生冷硬物
返魂丹
治十三種疔瘡。
朱砂 膽礬(各一兩半) 血竭 銅綠 蝸牛(生用,各一兩) 雄黃 白礬(枯,各二兩)沒藥 蟾酥(各半兩) 麝香(少許) 輕粉(一錢)
上將蝸牛、蟾酥研爛,余藥研為細(xì)末,同研和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令病患先嚼蔥白三寸吐在手心內(nèi),將藥丸裹在蔥內(nèi),用熱酒一盞吞下。如重車行□里許,有膿出即瘥。如不能嚼,將蔥研爛裹藥服之,極有效驗。
立馬回疔丹
治疔瘡走胤不止。
金腳信 蟾酥 血竭 朱砂 沒藥(以上各半錢) 輕粉 龍腦 麝香(以上各一字)
上為細(xì)末,用生草烏頭汁和,作錠如麥子大。用時將瘡頂刺破,將藥一錠放瘡口內(nèi),第二日瘡腫是效。
治疔走了黃,打滾將死者
牡蠣 大黃 山梔子 金銀花 木通 連翹 牛蒡子 地骨皮 乳香 沒藥 皂角刺
上各等分銼碎,每服半兩。氣壯者加樸硝。用水一碗,酒半碗煎。一服定愈,救命仙方
芫花根膏
治魚臍疔瘡,又治不瘥者。
芫花根(二兩) 黑豆(三合) 豬牙皂角(五挺) 白礬(三兩, ,研細(xì))
上用醋一斗,將前三味先浸三日,于釜中以火煎至二升,去渣。卻入鐺中煎至一升,入白礬末攪令勻,去火成膏。但是魚臍疔惡瘡,攤于帛上貼,日二易之。
回瘡蟾酥錠子
治疔瘡毒瓦斯攻心欲死。以針刺其瘡向心行處,但覺痛有血處下錠子。若屢刺至心側(cè)近,皆不痛無血者,急針百會穴。痛有血者下錠子。若無血,以親人熱血代之猶活三四。況瘡初發(fā),無有不效。大抵疔瘡生于四肢及胸背頭項骨節(jié)間,唯胸背頭項最急,初生痛癢不常,中陷如釘,蓋撼之有根,壯熱惡心是也。
天南星 款冬花 巴豆仁 黃丹 白信(以上各一錢) 獨活(五分) 斑蝥(去頭足,十
上為極細(xì)末,用新蟾酥和藥如黍米大,捻作錠子。每遇疔瘡先以針刺其瘡,必不知痛,有血出者下錠子。如覺痛,不須再用。若更不知痛,再隨瘡所行處迎奪刺之,至有血知痛即止。其原瘡亦覺疼痛,以膏藥貼之,膿出自瘥。用錠子法度,以銀作細(xì)筒子一個,藥長三寸許,隨針下至瘡?fù)刺帲瑥?fù)以細(xì)銀絲子納藥于筒內(nèi),推至痛處。
麝香蟾酥丸
治一切癰疽發(fā)背,疔瘡內(nèi)毒,如未破用針刺破,捻藥在內(nèi),膏藥貼之,其瘡即潰。
蟾酥(五分) 人言(一錢) 雄黃(一錢) 巴豆(十個,去皮油) 輕粉(五分) 乳香(五分) 麝香(少許) 寒水石(三錢)
上為細(xì)末,滴水為丸作錠子如小麥粒大。量瘡大小用之,寒食面糊為丸。
鐵粉散
專治冷疔瘡經(jīng)久不效,用此藥大妙。
多年生鐵(三錢,炒過) 松脂(一錢) 黃丹(五分) 輕粉(五分) 麝香(少許)
上為細(xì)末,用清油調(diào)涂瘡口立效。
鐵罐膏
治一切惡瘡內(nèi)毒,此藥止痛追死肉。
桑柴灰 蕎麥柴灰 鍛石(各一碗) 炭灰(少許)
上用瓦罐一個,底旁鉆穴一個塞住。將前項灰填在內(nèi),用水注滿,濃紙封固一伏時。用蘆筒插在罐孔內(nèi)淋之,盡其水,不用灰罐。將淋灰水于鍋內(nèi)慢火熬,用鐵片續(xù)續(xù)攪,休教爆定鍋。稀稠滴在水內(nèi)不散為度。用鐵罐子盛之封了口?;蛴兄T般瘡及腸風(fēng)痔 ,量瘡用之妙
五圣散
治疔瘡。
皂角針(二兩) 栝蔞(一個) 大黃 金銀花 生姜 甘草(各一兩)
上 咀,用好酒二升,同煎至八分,去渣,不拘時溫服。
滴滴金
治疔瘡。
砂 輕粉 人言 雄黃 朱砂(各一錢) 麝香(少許)
上為細(xì)末,每用些少,先以針刺開瘡頭貼藥,黃水出效。
走馬赴筵丹
治疔瘡。
沒藥 乳香 硼砂 砂 雄黃 輕粉(以上各三錢) 片腦(一分) 麝香(少許)
上為細(xì)末,蟾酥汁和為丸,如黃米大。每服一丸,溫酒送下。
奪命返魂散
治一切疔瘡,憎寒發(fā)熱,昏悶不語,腫遍皮膚,不思飲食并皆治之。
大黃 連翹 山梔子(各二錢,俱為末) 巴豆 杏仁(各二錢,麩皮與豆同炒黑色,研為極細(xì)末) 牽牛(頭末) 苦丁香(各一錢) 人言(五錢,用大蒜五個去心,填人言同燒過性,研為細(xì)末)
上為細(xì)末,研勻,每服半錢,病重者服一錢,用新汲井華水調(diào)下,一服見效。如病重?zé)o脈者,吃下藥一頓飯時,吐了藥便醫(yī)不得,吐不了藥即活。
四圣旋疔散
治疔瘡生于四肢,其勢微者。先以好醋調(diào)藥涂上,以紙封之;次服內(nèi)托里之藥,其疔自旋出根。
巴豆仁(五分) 白僵蠶 輕粉 砂(以上各二錢半)
上為細(xì)末,醋調(diào)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