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新編》 牛黃

    作者: 陳士鐸

    牛黃,味苦,氣平,有小毒。入肝經。專除筋病,療小兒諸癇、驚吊客忤、口噤不開。

    治大人癲狂發(fā)疰、中風痰壅不語,除邪逐鬼,定魄安魂,聰耳明目。孕婦忌服,因墮胎元。蓋性大寒,只可少服,不宜多用。宜與人參同用,以治小兒諸病,戒獨用牛黃,反致誤事耳。

    或問中風不宜服牛黃,恐其引風入臟,有白面入油之喻,固可服乎?曰∶牛黃治中風,乃治真正中風也。世間真正中風者絕少,此牛黃之所以不可服也。真中風之病,其人元氣不虛,從無痰病,平素必身健,且系少年,一時中風,乃猝然之癥,非氣血之虛,風入而生痰也。

    其癥必眼紅口渴,吐痰如塊或如敗絮,其色必黃,必非清水,口欲吐而吐不出,手必捻拳不放,躁動不安者,乃真正中風也。世間真正中風者絕少,此病萬人中生一二也,可用牛黃治之。其余俱作虛治,切戒妄用牛黃。原是寒虛,又益之以寒藥,輕則變成半肢之風,重則痰厥,喪亡頃刻矣。是牛黃不可治假中風,非真中風之不可服也。(〔批〕真中風之病,吾從未見,世人之中,無非虛癥也,牛黃安可服哉。)

    或疑牛黃丸功效甚多,而其功尤多于治小兒,子謂用牛黃,必須用人參,豈防牛黃之生變乎?曰∶嗟乎!牛黃丸乃殺小兒之丸,非救小兒之藥也。自錢乙創(chuàng)造牛黃丸,治小兒驚疳吐瀉等癥,殺過小兒無算。鐸欲救之,而苦未能也,今幸逢岐天師之教。凡用牛黃一丸,即用人參五分,煎湯共飲。殺人之丸,無不變?yōu)樯酥?。始悟錢君立方之時,原教人用人參送之,后人略去人參,此所以殺人無算也。凡我同志,幸加意于用參,以挽回牛黃之失,則陽德必承陰福,子嗣必昌矣。

    或問牛黃有用之以治水蠱,可乎?曰∶牛黃消痰開竅之物,非祛濕利水之品也,似與治水蠱者無涉,然而亦有用之以成功者。蓋水入于心胞之宮,非牛黃不能化,牛黃專能入于心胞也。雖然心胞容水,久必化痰。牛黃化痰而不化水,是牛黃乃非利水之藥,乃消痰之物耳。治水蠱而效者,化其心胞之痰也。心胞痰散,而心胞外之水自不敢入于心胞之內,然后以治腎利水之藥治其本源,則水蠱之癥可消也。然則謂牛黃之能治水蠱,亦無不可耳。

    牛肉,味甘,性溫。益養(yǎng)脾胃,最有益之品也。后天以脾胃為主,而牛肉獨善健脾胃,安得無益。但不可食有病之牛也。水又不若黃牛為佳。

    牛乳。味亦甘,但性少寒。與姜汁同飲,最能潤肺滋腎,善治反胃腸結,但不可與米飯同食,恐生癥瘕也。

    或問用牛肉煮湯,為倒倉之法,可以為訓乎?曰∶此法創(chuàng)于丹溪??滞聜獨猓门H鉁慷轮?,取其吐中有補也,然亦不可輕用。病必宜吐,始可權宜用之。蓋既吐之后,必元氣大傷,牛肉之汁何能補吐傷之胃。

    試觀丹溪自言,必須將養(yǎng)一月,斷房事半年,戒牛肉五載,其損傷脾胃,亦已甚矣。一傷,必有胃腹之痛,終身食牛肉而輒犯者矣,可不慎用之乎。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串雅內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趙學敏(恕軒)撰。四卷。為趙氏記錄整理著名“鈴醫(yī)”(走方醫(yī))宗柏云的學術經驗,并為之增刪而成。書中記載多種治法及有效方劑,要求做到簡、驗、便、廉。

    作者:
  • 作者:
  • 作者:
    昝殷
  • 作者:
    未知
  • 作者:
  • 作者:
    吳謙
  • 作者:
    趙晴
  • (公元 1241 年)宋.施發(fā)(政卿)著。三卷。先總論脈法,次辨明 24 種脈的形象和主病,最后敘述傷寒雜病 等 21 類病證的生死脈法,及婦人病脈、胎脈和小兒病的脈法等。

    作者:
    施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