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新編》 白扁豆

    作者: 陳士鐸

    白扁豆,味甘,氣微溫,無毒。入脾、胃二經(jīng)。下氣和中,除霍亂吐逆,解河豚酒毒,善治暑氣。佐參、茯、二術(shù),止瀉實神。但味輕氣薄,單用無功,必須同補氣之藥共享為佳矣。

    或謂白扁豆非固胎之藥,前人安胎藥中往往用之,何故?蓋胎之不安者,由于氣之不安,白扁豆尤能和中,故用之以和胎氣耳。母和而安,即謂之能安胎也。亦可但單用此味,以安驟動之胎,吾從未見其能安者矣。

    或問白扁豆氣味涼薄,亦可有可無之物,先生刪藥味甚多,何獨不刪白扁豆?夫扁豆乃五谷中最純之味,淡而不厭,可以適用者,不止入湯劑也,或入于丸劑,或磨粉而調(diào)食,均能益人。況功用不獨安胎,尤善種子。凡婦人之不受孕者,半由于任、督之傷也,白扁豆善理任、督,又入脾、胃二經(jīng),同人參、白術(shù)用之,引入任、督之路,使三經(jīng)彼此調(diào)和,而子宮胞胎自易容物。予所以特登此味,以為毓麟之資,豈漫然而收錄乎哉。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陳三山
  • 本草著作?!队褲O齋醫(yī)話》叢書之第六種。1卷。清黃凱鈞(退庵)撰??诩螒c七年(1812年)。選臨床常用藥物309味,不分部類,大致按植物、礦物、動物為序排列。每藥簡明扼要地介紹其臨癥運用要點,所附個人經(jīng)驗,每出新意,甚切實用。現(xiàn)存初刊本及《中國醫(yī)學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吳謙
  • 作者:
    顧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