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痤痱者,密如撒粟,尖如芒刺,癢痛非常,渾身草刺,此因熱體見風(fēng)毛竅所閉。宜服消風(fēng)散,洗用苦參湯;甚者皮損,匝匝成瘡,以鵝黃散軟絹帛蘸藥撲之。
苦參湯
苦參湯用大菖蒲 河水煎來患上磨
臨洗再加豬膽汁 可教諸癢自然除
治痤痱瘡作癢,抓之又疼,坐如糠穩(wěn),難以安睡。
用苦參四兩,大菖蒲二兩,河水五瓢,同煎數(shù)滾,添水二瓢,蓋片時(shí);臨洗和入公豬膽汁四、五枚淋洗患上,不二、三次全愈。愈后避風(fēng),忌食發(fā)物。
鵝黃散
鵝黃散中真豆粉 黃柏滑石輕粉稱
四味將來研細(xì)末 止痛收干遂吾心
治痤痱瘡作癢,抓之皮損,隨后又疼,用此撲之。
綠豆粉(一兩) 滑石(五錢) 黃柏(三錢) 輕粉(二錢)
上為細(xì)末,以軟絹帛蘸藥撲于患上,止痛收干。
消風(fēng)散(見疥瘡門)
《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fù),所以主張溫補(bǔ)。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痤痱者,密如撒粟,尖如芒刺,癢痛非常,渾身草刺,此因熱體見風(fēng)毛竅所閉。宜服消風(fēng)散,洗用苦參湯;甚者皮損,匝匝成瘡,以鵝黃散軟絹帛蘸藥撲之。
苦參湯
苦參湯用大菖蒲 河水煎來患上磨
臨洗再加豬膽汁 可教諸癢自然除
治痤痱瘡作癢,抓之又疼,坐如糠穩(wěn),難以安睡。
用苦參四兩,大菖蒲二兩,河水五瓢,同煎數(shù)滾,添水二瓢,蓋片時(shí);臨洗和入公豬膽汁四、五枚淋洗患上,不二、三次全愈。愈后避風(fēng),忌食發(fā)物。
鵝黃散
鵝黃散中真豆粉 黃柏滑石輕粉稱
四味將來研細(xì)末 止痛收干遂吾心
治痤痱瘡作癢,抓之皮損,隨后又疼,用此撲之。
綠豆粉(一兩) 滑石(五錢) 黃柏(三錢) 輕粉(二錢)
上為細(xì)末,以軟絹帛蘸藥撲于患上,止痛收干。
消風(fēng)散(見疥瘡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