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科心法要訣》 狐尿刺

    狐尿刺生手足間,悶?zāi)[ 痛紅紫斑,螳螂精尿流積毒,誤觸肌膚痛不眠。

    【注】此證《大成》書名狐貍刺,《外臺(tái)》、《總錄》二書名狐尿刺。由螳螂盛暑交媾,精汁染于諸物,干久有毒,人手足誤觸之,則成此患。初起紅紫斑點(diǎn),肌膚干燥,悶?zāi)[痛,不眠,十日后腐開,瘡口日寬。內(nèi)宜服黃連解毒湯,外以蒲公英連根濃煎溫洗,若得鮮蒲公英,搗汁涂患處更佳。蓋螳螂又名野狐鼻涕,此證取名。蓋本于此。將潰治法,按癰疽潰瘍門

    狐尿刺圖(圖缺)

    黃連解毒湯(見(jiàn)耳部黑疔)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