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陰陽相半屬險證,陽吉陰兇生死昭,似陽微痛微 腫,如陰半硬半腫高。腫而不潰因脾弱,潰而不斂為膿饒,五善之證雖兼有,七惡之證不全逃。若能飲食知味美,二便調(diào)和尚可療,按法施治應(yīng)手效,陽長陰消自可調(diào)。
【注】凡癰疽,似陽不甚 熱腫痛,似陰不甚木硬平陷,此屬半陰半陽之險證。若漸生善證則生,漸生惡證則死也。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陰陽相半屬險證,陽吉陰兇生死昭,似陽微痛微 腫,如陰半硬半腫高。腫而不潰因脾弱,潰而不斂為膿饒,五善之證雖兼有,七惡之證不全逃。若能飲食知味美,二便調(diào)和尚可療,按法施治應(yīng)手效,陽長陰消自可調(diào)。
【注】凡癰疽,似陽不甚 熱腫痛,似陰不甚木硬平陷,此屬半陰半陽之險證。若漸生善證則生,漸生惡證則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