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論膿
肥人膿多如少.是肉未腐.瘦人膿少如多.是肉敗壞也.膿出多.身大熱不休者.難治.蓋毒之得膿.如傷寒之得汗.汗已而反大熱者.為壞傷寒矣.膿成體弱者.必先補之.如出膿一碗.須服參三錢.元氣虛弱.更須大補.若損大補小.尚生變癥.況無補乎.故云.若無補養(yǎng)之功.其禍多在結痂之后.先出稠白膿.次流桃花膿.再次流淡紅水.方為膿盡生肌之兆.膿腐作臭者惟補氣血.腐盡則臭自止.忌用止臭藥.
論血
瘡口出血.或漸大而不斂者.氣不守血也.故云潰而出血不作膿者死.
《傷寒明理論》(公元 1156 年)金.成無己著。三卷。對于《傷寒論》的 50 個證作了分析此較。 附方論一卷,論仲景方 20 首的方義。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偨Y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論膿
肥人膿多如少.是肉未腐.瘦人膿少如多.是肉敗壞也.膿出多.身大熱不休者.難治.蓋毒之得膿.如傷寒之得汗.汗已而反大熱者.為壞傷寒矣.膿成體弱者.必先補之.如出膿一碗.須服參三錢.元氣虛弱.更須大補.若損大補小.尚生變癥.況無補乎.故云.若無補養(yǎng)之功.其禍多在結痂之后.先出稠白膿.次流桃花膿.再次流淡紅水.方為膿盡生肌之兆.膿腐作臭者惟補氣血.腐盡則臭自止.忌用止臭藥.
論血
瘡口出血.或漸大而不斂者.氣不守血也.故云潰而出血不作膿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