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源小便不禁者,腎氣虛,下焦受冷也,腎主水,其氣下通于陰,腎虛下焦冷,不能溫制其水液,故小便不禁也。(出第十四卷中)
千金翼小便不禁,日便一二斗,或如血色方。
麥門冬(去心) 干地黃(各八兩) 蒺藜子 桂心 續(xù)斷(各二兩) 甘草(一枚炙)干姜(四兩)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又久房散,主小便多或不禁方。
菟絲子(二兩酒漬) 蒲黃(三兩) 黃連(三兩) 硝石(一兩) 肉蓯蓉(二兩)五味子(三兩) 雞 中黃皮(三兩炙)
上八味搗篩為散,每服方寸匕,日三服,每服如人行三四里,又服。(并出第十五卷中)
《女科經(jīng)論》(公元 1689 年)清.蕭塤(賡六)著。八卷。分為月經(jīng)、胎前、產(chǎn)后、崩淋、帶下、雜病等門,辨別虛實寒熱,詳論治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源小便不禁者,腎氣虛,下焦受冷也,腎主水,其氣下通于陰,腎虛下焦冷,不能溫制其水液,故小便不禁也。(出第十四卷中)
千金翼小便不禁,日便一二斗,或如血色方。
麥門冬(去心) 干地黃(各八兩) 蒺藜子 桂心 續(xù)斷(各二兩) 甘草(一枚炙)干姜(四兩)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
又久房散,主小便多或不禁方。
菟絲子(二兩酒漬) 蒲黃(三兩) 黃連(三兩) 硝石(一兩) 肉蓯蓉(二兩)五味子(三兩) 雞 中黃皮(三兩炙)
上八味搗篩為散,每服方寸匕,日三服,每服如人行三四里,又服。(并出第十五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