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靈樞經(jīng)》分類編次為 12 類,390 條,條理分明。附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獨(dú)到之見。
查古籍
(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靈樞經(jīng)》分類編次為 12 類,390 條,條理分明。附圖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獨(dú)到之見。
《類證治裁》(公元 1839 年)清.林佩琴(羲桐)著。采輯清代中葉以前的醫(yī)家著作,對(duì)于溫病、報(bào)病、婦科、外科各證,述其原因,析其不同證侯和不同治法。
肘后令人體香方。
白芷 熏草 杜若 杜蘅 本(等分)
上五味末之,蜜和,旦服如梧子三丸,暮服四丸,三十日足下悉香。(文仲備急范汪同)
又方:甘草(炙) 瓜子 大棗 松根皮(等分)
上四味搗下篩,食后服方寸匕,日三,二十日覺效,五十日身體并香,百日衣服床幃悉香。(文仲備急范汪千金同)
又方:瓜子仁 芎 本 當(dāng)歸 杜蘅 細(xì)辛(各二分) 白芷 桂心(各五分) 甘草(二分炙)
上九味搗下篩,食后服方寸匕,日三,五日口香,二十日肉香。(文仲備急同出第五卷中)千金療諸身體臭方。
竹葉(寸兩) 桃白皮(四兩)
上二味,以水一石二斗,煮取五斗,浴即香。(出第六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