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外臺(tái)秘要》 香港腳上氣方五首

    病源此由風(fēng)濕毒瓦斯,初從腳上,后轉(zhuǎn)入腹,而乘于氣,故上氣也。(出第十三卷中)

    張文仲 砂牛膝三物散,療香港腳上氣方。

    砂 牛膝 細(xì)辛(各三兩)

    上藥為散,酒和服方寸匕,日再,經(jīng)四五服即效,此方敕賜慕容寶節(jié)將軍,服者云神效,蘇恭香港腳方云,是婆羅門法。(備急必效同)又香港腳上氣入腹腫方。

    野椒根(除上皮細(xì)銼一升)

    上一味。以酒二升,投安瓶中,泥頭 火,燒得一沸,然后溫服一盞,甚效,唯忌冷肥物,其余不禁。(并出第九卷中)

    蘇恭香港腳散,主腳弱上氣,痹滿不能食,常服方。

    牛膝 砂 細(xì)辛 丹參 白術(shù) 郁李仁(各三兩去皮)

    上六味搗篩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服,主脹腫下氣,春秋冬三月時(shí)得服,夏熱不可服,春秋冬消腫利小便,兼補(bǔ)療風(fēng)虛冷脹不能食。忌桃李雀肉生菜。(出上卷中)

    唐療上氣,檳榔湯方。

    檳榔(二七枚) 杏仁(四七枚去皮尖搗)

    上二味。以小便一大升,煮取半升,分為二服,相去五六里許。此方甚下氣,一日一服之佳,如腹中欲須利,檳榔并子捶碎,如前煮取汁,服之即快利也。

    又風(fēng)引湯,療痹滿上氣,遍身脹,膝疼,并去風(fēng)濕痛方。

    大豆(三升) 附子(三兩炮) 枳實(shí)(炙) 澤瀉 橘皮(各四兩) 甘草(炙) 茯苓防風(fēng)(各二兩)

    上八味切。以水二斗,酒二升,煮大豆取一斗,去滓,納藥煮取三升,分三服,三劑腫消,去大豆?jié)蔀a,更服三劑瘥。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酢物。(并出上卷中)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