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fù),所以主張溫補。
查古籍
《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fù),所以主張溫補。
《濟陰綱目》(公元 1620 年)明.武之望(叔卿)著。十四卷。對明.王肯堂《證治準(zhǔn)繩》中的女科,加以評釋圈點而成書。
刪繁療肺虛勞寒腹脹彭彭。氣急。小便數(shù)少。濃樸湯方。
濃樸(四兩炙) 枳實(炙) 桂心 橘皮 大黃(各三兩) 甘草(二兩炙) 五加皮生姜(各五兩) 大棗(二十枚擘)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菜。
又療肺虛勞寒損。則腰背苦痛。難以俯仰。短氣唾如膿。生姜溫中下氣湯方。
生姜(一斤) 大棗(三十枚) 杜仲皮(五兩) 萆 桂心(各四兩) 白術(shù)(五兩) 甘草(炙) 附子(炮三兩)
上八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忌豬肉海藻菘菜生蔥桃李雀肉等。(并出第七卷中)